臺下隊員們紛紛舉手。
“看來CPhO初賽題目對你們來說不存在任何障礙,或許我的教學太保守。”穆老師看著齊齊舉起的手臂,說到:“白玲燁,你上臺給出答案。”
一位男生上臺,在黑板上寫出他的解答過程。
穆老師走到黑板一側的多媒體操作檯,啟動電源,操作多媒體教學系統。
等待的時間中,沈奇問林星宇:“穆老師來物競隊多久了?”
林星宇:“剛來不久,春節前才來的,她春節前帶過我們一堂訓練課,然後就放假了。”
“我記得之前物競隊是嶽老師帶的?”沈奇問到。
“嶽老師突發腦溢血,住院了。”林星宇露出可怕的表情。
嶽老師接近六十歲快退休了,是南港二中的資深教師。沈奇也覺得可怕:“這……你們這群不成器的傢伙,把嶽老師氣出腦溢血。所以還沒來得及全面交接,穆老師就倉促上崗,她出這麼簡單的題目給你們做,是在摸底?”
“或許吧,但穆老師特別有學問,特別厲害。”林星宇崇拜的說到。
“她才帶過你們一堂半的訓練課,就有學問了?就特別厲害了?”沈奇反問。
“她是物理學的女博士耶。”林星宇滿眼小星星。
“哦是嗎,這麼吊?哪個方向的博士?”沈奇瞟了眼正在操作多媒體系統的穆老師,她還是個物理學博士?
“天體物理,研究宇宙的。”林星宇對穆老師仰慕的不要不要的。
“厲害厲害,穆教主。”沈奇對穆老師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研究天體物理的女博士流落民間中學出low題,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時臺上的男生完成解答,穆老師說到:“不錯,全對,白玲燁你回座位上去吧。”
沈奇初步觀察,這支校物競隊的整體實力還湊合吧,至少林星宇和白玲燁具備晉級全國複賽的實力。CPhO的賽制是初賽、複賽、國決,跟CMO差不多,歷經幾輪考驗後,最終選出最優秀的幾位選手進入國家隊,參加IPhO。
“請各位同學認真看大螢幕。”在穆老師的操作下,實驗室前方緩緩落下一張螢幕,螢幕上投影出一部動畫演示。
畫面正中是一個紅色小球,小球上標註一個黑色英文字母H。
很明顯,這個小球代表著氫原子。
氫原子兩端各有一個造型古怪的發射器,滋滋,發射器不斷射出藍色射線,向紅色氫原子發起進攻。
咔咔。
多媒體音箱發出物體凝固冷卻的聲效。
代表氫原子的紅色小球逐漸變色,球體顏色越來越淡,最終變為淡藍色。
演示動畫到這裡就結束了。
包括沈奇在內,臺下所有學生都看的津津有味。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尖端科研工作者能親身參與原子層面的微觀實驗,大多數人都是依靠教學資料或者科幻片腦補。
“我向你們演示的是原子的鐳射冷卻,看明白了嗎?”穆老師問到。
“再演示一遍吧穆老師。”臺下學生紛紛提議。
“好,再來一次。”穆老師重放一遍原子的鐳射冷卻演示動畫。
在這次演示中,穆老師同步講解:“鐳射冷卻是利用鐳射和原子的相互作用,減速原子運動以獲得超低溫原子的一門技術,世界上少數國家已掌握這門技術,其中美國處在領先地位,中國也在迎頭趕上。華人科學家朱棣文先生憑藉對這門技術的理論研究,榮獲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被聘為中科院外籍院士。”
“那麼我的問題是,在螢幕所展示的原子參考系中,由於反衝效應,溫度存在一個最小值,請計算出這個最小值。”穆老師結束第二次動畫展示,放出一張新圖,是一張平面原子參考系示意圖。
“這……”臺下學生目瞪狗呆,剛才明明是物理競賽初賽級別的難度,現在直接拉昇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層級,穆老師保守起來特別保守,一旦激進那便是要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