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78章 暗中觀察

實驗樓,1號物理實驗室後門的門口。

沈奇站在後門外,透過門上嵌的玻璃暗中觀察。

物理實驗室內,牆壁上掛著牛頓、開普勒、法拉第、瓦特等科學家的頭像,黑板上方高懸四個大字:知行合一。

實驗室的佈置跟教學樓教室有所不同,課桌被長條的實驗臺所取代,十幾個學生坐在實驗臺後,每條實驗臺上擺放一些儀器道具,天平、遊標卡尺、小球、碰撞實驗儀器、計時器、重錘等等。

但沒有人操作任何一個實驗儀器,學生們或托腮,或凝眉,盯著前方黑板,面前擺有筆和紙。

黑板上畫了個水波示意圖,有粉筆字寫到:

“水波嚴格來說不是簡單的橫波或縱波,因為表面的水運動既不是垂直於波速方向也不是平行於波速方向,而是二者的疊加。”

“水足夠深的時候,表面每個點原地做圓周運動。設振幅為A,波長為λ,週期為T。”

“假設A<<λ,跟著波形移動的參考系中看到的是穩恆流速,那麼波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流速為多少?”

“不考慮表面張力和摩擦耗損,設水的密度為ρ,重力加速度為g,考慮能量守恆,請證明波長和週期滿足關係:λ=gT^2/2π。”

很明顯,黑板上寫的是一道物理題。

物理題挺囉嗦的,嘰裡呱啦的文字描述一大堆。

第一問不難,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流速uv、u+v已被寫在了黑板上。

第二問的證明尚未被寫出。

黑板一側,一位年紀不大的女性站在窗邊,她戴著無框眼鏡,一手搭在窗臺上,遠眺窗外。

在教室後門暗中觀察的沈奇有了初步判斷,這位女性應該是物競隊的老師,包括林星宇在內的十幾個學生是隊員。女老師出了道物理題給隊員做,這就是林星宇所謂的訓練?

在沈奇的印象中,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科競賽應該包含實驗環節,純粹的做題,跟數競又有何區別?無非就是題型不同罷了。

沈奇繼續暗中觀察,這位帶物競隊的女老師歲數不大,25~35歲之間都有可能,帶物競的女老師並不多見,且看看她實力如何。

女老師轉過身面向臺下隊員,打了個清脆的響指:“誰上臺寫出第二問的證明過程?”

林星宇舉手。

“好,林星宇上臺證明。”女老師說到。

林星宇上臺,拿粉筆吱吱吱寫出證明過程:

&nv1^2+△mg2A+p0△V=1/2△mv2^2+p0△V

簡化後:

λ=gT^2/2π

證得

林星宇寫完後,望向女老師。

啪。

女老師又打了個響指:“聰明。”

林星宇倍受鼓舞:“謝謝穆老師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