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沈奇的關鍵詞是:論文。
基於孫二雄的高代36題,沈奇完成了5篇論文,其中一篇是和歐葉聯合署名。
這五篇論文全部投了出去,目前投給《數學研究報A輯》的那篇塵埃落定,就等著樣書寄過來了。
基於魯國珍的數分遺留課題,沈奇推翻了重新來過,目前他正在大量收集參考文獻。
寫論文這種事情沒那麼簡單,作者寫的不僅僅是一篇文章而已。
寫一篇論文,就是研究一個課題、解決一個課題,以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文章只是載體,課題才是核心。
沈奇在短短數月之內寫了5篇論文,這個產出量不低。
而大多數本科生一輩子只寫一篇論文,即畢業論文。
捷報頻頻傳來,中大的《數學創新報》,同濟的《數學新刊》,這兩家國內數學期刊的編輯紛紛給沈奇發來郵件,傳遞的資訊大同小異:“沈奇你的論文已進入同行評審環節,請按同行專家的意見修訂論文。”
沈奇和歐葉聯合署名的論文《線性結合代數的兩種分析》,也進入了《代數雜誌》的同行評審環節,這是份核心期刊,IF不高為0.183。
“你咋投去了《代數雜誌》?只做代數方向的期刊,影響力肯定不高。”沈奇請歐葉在校外咖啡廳喝飲料,一人一杯溫開水。
“我不是太懂,對不起。”歐葉就著白開水吃了兩顆藥,表示抱歉。
算了算了,歐葉也不容易,帶病寫論文。
沈奇承認自己也沒嚴格把關,《線性結合代數的兩種分析》投稿之前,他跟歐葉說“你隨便找家核心期刊投出去就行了”,然後剩下的事情全交給歐葉一個人去辦。
經歐葉研究,《代數雜誌》做代數方向的論文很專業,於是她投去了這家期刊。
“無所謂了,反正咱們數學工作者也不在乎IF。但是小歐啊,我還是要囉嗦兩句,今後咱倆如果還有機會合作新專案,定稿、投稿等重大節點,你務必及時跟我溝通。”沈奇說到。
“哦。”歐葉說到,又問:“接下來做什麼專案?”
“嘿,你寫論文寫上癮了?”沈奇笑了。
“有點。”歐葉點點頭,她斷斷續續的說到:“我身體不好,說話別人聽不懂,做不了別的,只能寫論文。”
沈奇問到:“萬一有天你寫論文拿了大獎,要上臺做speaker,那咋辦啊?”
“那你幫我做speaker。”歐葉不假思索的答到。
“咱倆合作的課題如果拿了獎,那我可以代表我們這個團隊做speaker,而你獨自完成的重大課題拿了獎,必須你親自做speaker,這是對頒獎組織的尊重,否則人家以後不給你頒獎了。”沈奇想想也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歐葉要真拿了某項數學大獎,上臺發表獲獎感言,她可能只會說“哦,謝謝”,然後拿著獎盃走人,再然後頒獎組織把她拉黑。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歐葉說到。
“最近倒是有個新專案,我正在研究魯教授的一個課題,這個課題不適合你。不是不給你做啊,是真不適合你,太難了。”
“哦。”歐葉略微有些失望,她取出藥瓶,倒兩顆藥出來。
“你不是一天吃三次藥嗎?這才過了幾分鐘,又吃藥?”沈奇詫異問到。
歐葉面無表情的說:“不舒服,就該吃藥。”
哎喲我去,歐葉不會生氣了吧?
不給課題她做她就生氣,一生氣就吃藥,一言不合就吃藥,當著我的面吃藥!
沈奇一把奪過歐葉手中的藥丸,小心翼翼的安撫:“做,做,我給個新課題你做。看不出來啊歐葉,你這種三無少女也有小脾氣?”
沈奇操作手機,給歐葉發了個PDF,是篇論文,《線性不等式約束的廣義非線性互補問題解析》。
“歐葉,你剛收到的這篇論文,我已經投去了《數學導報》,也就是咱們燕大辦的期刊。在這篇論文中,對於廣義非線性互補問題,我提供了一種解析方法。你回去思考思考,是否存在第二種甚至更多的解析方法?”沈奇說到。
“哦。”歐葉一聽就明白了,基於同一個數學問題,一種新解法就能成為一篇新的論文。沈奇是在幫她,也是在考驗她,這篇論文挺難的。
“實際上我能完成《線性不等式約束的廣義非線性互補問題解析》中的一種解法,也要感謝你啊歐葉,那天在食堂,是你給了我靈感,還記得‘不連續可微’嗎?”
“記得。”歐葉當然記得,那天她就說了句“連續熬夜,不可取”,沈奇領悟出了“不連續可微”,然後他發瘋似的拔腿就跑。
“所以你有權利在我這篇論文的基礎上,衍生出一篇新的論文。當然了,你需要自己研究一些文獻,才有可能求出新解法。我等下回寢室後,發點資料給你。”沈奇叫來服務員買單,隨後送歐葉到女生樓下面。
回寢室後,沈奇上電腦發了一份壓縮檔案給歐葉,內含100多篇中英文論文及相關參考書籍目錄。
寫《線性不等式約束的廣義非線性互補問題解析》的時候,沈奇用到了這個壓縮包,現在他將壓縮包發給歐葉。
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模式不同,興許同樣的參考資料,在歐葉手中能提煉出新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