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和數學關聯越密切的物理分支,數學不單單只是工具,更是起到框架性的作用,沈奇得心應手。
需要大量物理實驗支撐的分支,數學只是工具而不最主要的核心要素,這樣的領域,沈奇單純從理論上理解,很難掌握核心技術。
作為數院的學生,沈奇不可能說服物院的大佬,把貴院的高能對撞機借我玩幾個月,採集實驗資料。
晶體的光電效應與電光調製,邁克耳孫干涉法測量氣體折射率,高溫超導體的零電阻現象……本科生做幾個近代物理的基礎實驗到頂了。
沈奇當然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他強的是理論性,弱的是高階實驗能力。
前者依賴天賦和勤奮,後者需要燒錢,燒很多錢,長年累月的燒。
本科階段的物理專業考試,幾乎都是理論性的。
高數和力學的期末考試分數出來了,沈奇再拿兩個100分。
電磁學的試卷不知是誰出的,沈奇明顯感覺到有人在刁難艱辛求學的燕大學子們。
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物理內涵可用標勢和矢勢的一組微分方程表示,函式ψ依賴x、y和z,三維波動方程須關注所有三個座標的變化。
在自由空間中,標勢φ和矢勢A的每個分量滿足相同的數學方程,將拉普拉斯算符的三項寫出,磁場B的每一分量滿足三維波動方程。
這裡是電磁領域的中心電和磁,是由麥克斯韋建立起來的美麗建築,或許是物理學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沈奇在一個月內參加了物院大一、大二的幾場期末考試,除了電磁學,其他的課程都考到了滿分。
“電磁學95分,煩啊,拉低了我的GPA。”
線代、光學、高數、力學、熱學、原子物理這六門課程,沈奇全部拿到100分的滿分成績,順利獲得相應的學分。
唯獨電磁學只考了95分。
對於沈奇這種進修物理學第二學位的學生來說,物院對他的GPA排名有所要求。
對比物理學編內學生,沈奇的GPA排名不可進入後30%,否則物院不予發放物理學士學位證書。
英語四級的分數,8月份可以查詢,沈奇已完成了英語四級考試,他的大一結束了。
六月底,沈奇來到物院大樓,學位評定委員會。
“於老師,在已經結束的七門考試中,我沒有一門掛科,平均成績是99.3分,我想知道這個成績在物理學專業能排名第幾?燕大內網查不到排名榜,這個成績排名對我來說很重要,如果我被刷到後30%,之前作的努力就白費了。”沈奇詢問負責學位管理的工作人員。
“99.3?沈奇你是來搞事情的吧?”於老師操作電腦立即查詢資料,沈奇所修的七門課程,六門滿分,一門95分。
“於老師你直說吧,我能排第幾,我有心理準備,不怕受打擊。”沈奇問到。
於老師不是沒見過天才學生,燕大的天才並不少見,但沈奇這種學生不能簡單的以天才、庸才、蠢材設定來看待:“沈奇,你暫時只考了7門,我沒法跟你換算排名。再考7門你再來找我,如果那時你還能保持99.3的平均分,你將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