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首都高校間的一次盛會,一座城市有近一百所大學,也只有偉大的首都有這樣的教育規模。
燕大田徑隊派遣全部隊員報名參會,他們在科研、文化教育領域全國領先,體育運動方面也不願落於人後。
田徑,運動之母,得田徑者得天下。
燕大田徑隊雄心勃勃,就算幹不過隔壁的水木田徑隊,也要做到全首都第二。
首都體育大學笑了,想的美。
本屆首都大學生田徑運動會的主辦大學,正是首都體育大學。
首體大不歸教育部管,這所大學由國家體育總局直管,是專‘門’從事體育運動及體育科研的院校。
田徑方面,最強的就是水木田徑隊和首體大田徑隊,這是媒體公認的事實。
首都大學生田徑運動會的現場,來了一些記者,記者們關注的群體是名校的學霸。
跑的快,跳的遠,力氣大,這不算什麼,這是田徑運動員的基本要求。
跑的快,跳的遠,力氣大,而且成績好,這種運動型學霸才是新聞焦點。
“水木大學短跑那個男生可以的,眼鏡俠的師弟,文化課成績優異,學高分子材料的學霸。”
“水木大學跳高的那個男生更厲害,研究生,學的是核物理,研究核武器的。”
“這些學霸的人生真是開掛,玩什麼都玩的溜。”
記者們尋找目標,名校的,所學專業聽上去很高階的,成績好的,這樣的學霸是香餑餑。
最受記者青睞的是水木大學的學霸運動員,首體大的運動員本來就是當作專‘門’體育人才培養的,沒啥噱頭。
燕大田徑隊倍受冷落,他們的當家‘花’旦是體育特招生,一位練鐵餅的‘女’生,在燕大體育教研部讀書。
體育教研部,核物理,哪個更吊?
“燕大這些運動員沒啥特‘色’啊,體育教研部的,法學院的,社會學系的,數學系的……咦,數學系的?數學系的學生練田徑,稀世珍寶!”
記者們發現新聞熱點了,數學本來就是個人不多的小眾專業,大街上都見不到幾個數學系的學生,更別說賽場上。
砰!
槍響。
男子5000米預賽第二組比賽開始。
燕大田徑隊一員猛將出發後領跑在前,他一直領跑,直到終點。
沈奇順利獲得小組第一,晉級男子5000米決賽。
“燕大數學系沈奇,很強勢!學數學的這麼能跑?在我印象中,搞數學研究的人,年輕時手無縛‘雞’之力,步入中年便禿頂。”一位男記者鎖定了沈奇,嘖嘖稱奇:“燕大數學系這位沈奇同學倒是與眾不同,很有特‘色’。”
“他是個超級學霸。”旁邊一位‘女’生說到,她脖子上掛著見習記者證。
“是嗎?”男記者愈發感興趣,問到:“有多超級?”
“高考滿分狀元,國際奧數冠軍,大一沒讀完就拿到燕大數學學士學位,發表過si論文。”見習‘女’記者如數家珍。
“哦,是嗎,這簡直就是學神!高考滿分狀元是吧,好像有點印象。”男記者除錯相機,問到:“曉婷,你怎麼這麼清楚?做過功課?”
“我跟他是高中同學。”陳曉婷笑道。
這位男記者畢業於傳媒大學,是陳曉婷的師兄。
陳曉婷跟著師兄來到運動會現場長長見識,學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