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年輕成神的西蒙布倫德熬了兩屆菲獎,他今年已經39歲,人生中最後一次競爭菲獎。
綜合評價,這位39歲的德國數學家以65.76%的最高機率鎖定今年的一個菲獎名額,是合情合理的預測。
即使是沈奇和費加利,也承認這個事實。
“我跟西蒙太熟了,因為我們的研究領域非常相近。”義大利數學家費加利說到,他擅長的領域同樣是微分幾何及偏微分方程。
沈奇喝著咖啡,保持沉默,在他看來如果西蒙布倫德獲得本屆菲獎,那麼同行費加利只能等待下一屆了。
法爾廷斯在黑板上繼續開盤:
【約瑟夫阿尤布,法國籍,39歲,代數幾何,巴黎高師,1小時(45分鐘、30分鐘),57.35%】
法國數學家約瑟夫阿尤布的情況跟西蒙布倫德類似,有背景,有資歷,今年39歲,最後一次參與菲獎競爭。
約瑟夫阿尤布的中獎率之所為57.35%,低於西蒙布倫德的65.76%,法爾廷斯給出了他的專業性解釋:“如果‘阿尤布恆等猜想’的完成度為100%,那麼阿尤布的中獎率將調整至100%。很可惜,‘阿尤布恆等猜想’的完成度在60%左右,所以我對他的中獎率預測為57.35%。”
“約瑟夫阿尤布排名第二,沒意見。”眾人皆贊同法爾廷斯教授的專業性預測。
沈奇非常好奇的說到:“法爾廷斯教授,根據你的數學處理方法和機率統計體系,今年中獎率排名第三的數學家是誰?”
法爾廷斯在黑板上寫到:
【約迪威廉姆森,澳大利亞籍,38歲,弗萊堡大學,Lie理論及其表示論,1小時(45分鐘),48.03%】
中獎率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兩位歐洲數學家,在普大數學系內部擁有很高的認同值。
然而到了排名第三的澳大利亞數學家威廉姆森這裡,普大數學系內部產生了分歧。
“格雷德,我算是看明白了,你的排名依據是候選人的年齡,越接近40歲的候選人,在你的預測系統中獲獎率越高。”費佛曼主任提出了質疑,他說到:“按照這種設定,阿萊西奧、奇,他們兩人今年是沒有希望的。”
是啊,沈奇也看明白了,法爾廷斯教授的排名依據,原來是按資排輩。
當然了,按資排輩是有前提的,澳大利亞數學家威廉姆森在Lie理論及其表示論領域,做出了極其巨大的貢獻,可謂是該研究領域的當代第一人。
“約迪威廉姆森是位傑出的數學家,我認可他在Lie理論及其表示論領域的重要貢獻,然而格雷德,我還是覺得約迪威廉姆森的中獎率設定的太高了,虛高。正常情況下,菲爾茲獎頒給Lie理論及其表示論領域的數學家,機率不會超過40%。”費佛曼是1978年的菲爾茲獎得主,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建議法爾廷斯教授下調約迪威廉姆森的中獎率。
“今晚我會重新計算約迪威廉姆森的中獎率,但不可否認,他是今年菲爾茲獎的熱門人選之一。”法爾廷斯是《數學年刊》的主編,他有自己的資訊渠道來源,以及獨特的計算統計方法。
沈奇習慣性的掐指一算,根據法爾廷斯教授的專業性預測,今年的菲獎幾乎內定了2.5個名額,我在法爾廷斯教授的預測體系裡,可能連5%的中獎率都達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