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阿萊西奧費加利,25.44%(28.31%)
括號裡的資料為上期中獎率。
環比上期,排名前二的西蒙布倫德、約瑟夫阿尤布的地位依舊穩固。
增幅最大的是沈奇,他由第六迅速躥升至第三。
皮特舒爾茨的排名上升一位,擠入前四,他以微弱劣勢落後沈奇,同樣以微弱優勢領先約迪威廉姆森。
按照最新的這期排名預測,前四的候選人中,兩位研究代數幾何(阿尤布,舒爾茨),一位研究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布倫德),一位近期主要研究數論(沈奇)。
這種學科分支的佈局是均衡合理的。
一屆菲獎出兩位代數幾何的獲獎人,有過先例。
畢竟代數幾何是熱門分支,歷屆菲獎中的三分之一名額頒給了代數幾何領域的數學家。
“奇,看來你很有希望。”穆勒教授點評道,隨即望向格雷德法爾廷斯:“喂,格雷德,你開出的賠率到底準不準?”
法爾廷斯:“嗯,這次應該準了,最近一段時間數學界發了新的變化,奇和舒爾茨均作出了有效的波動,結合我的計算公式,上調他們二位的中獎率是合理的,符合機率統計原則。”
沈奇盯著黑板上的賠率資訊,若有所思:“66.66%以上的分佈區域,或許才是安全區,也就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評委投出贊成票。”
法爾廷斯說到:“奇,你分析的沒錯,所以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安全的。”
“好吧。”沈奇攤手笑道,他不敢完全相信法爾廷斯的預測,也不能完全否定。
畢竟民間預測不算數啊,如果IMU給出類似的中獎率資訊,沈奇是敢相信的。
按照常理,根據慣例,證明黎曼猜想的數學家沒理由與菲爾茲獎無緣。
在希爾伯特的預言中,黎曼猜想跟費馬大定理是一個級別的。
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懷爾斯,他以45歲高齡破例獲得菲獎,說明了這項成就的巨大影響力。
證明了黎曼猜想的沈奇,國際數學界普遍認為他獲得下一屆菲獎的機率是100%。
就算四年後的下一屆菲獎,沈奇也才26歲。
截止目前,菲獎最年輕獲獎者的紀錄是27歲。
而本屆菲獎,22歲的沈奇在外界看來,並不具備100%獲獎的機率。
普大數學系內部也是這麼認為的。
本屆菲獎七大候選人,沒有一個是絕對安全的。
回到公寓,沈奇檢查並整合團隊成員的論文資料。
“喬納斯負責的對函式logζ(s)這條路徑,進度還算合格。”
“瑪麗負責的素數基本定理這條路徑,進度合格。”
“小葉子負責的零點方程這條路徑,也算合格。”
“進度延遲的人,看來只有我一個。”
沈奇喝了瓶威士忌,燒了兩頁論文草稿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