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堆記者湧向費加利。
“費加利教授,你和布倫德教授的研究領域類似,你今天丟擲了新的成果,你對自己有把握嗎?”
“費加利教授,你認為自己有望獲得菲爾茲獎嗎?”
費加利倍受關注,他瀟灑自如的答記者問。
沈奇回到報告大廳,他將在明天做報告。
隨後德國數學家西蒙布倫德做了1小時的報告,他在20歲時拿到博士學位,之前已在兩屆大會上做過報告。
有天賦有背景的布倫德熬了很久熬到今天,他今年39歲,最後一次參與菲爾茲獎的競爭。
和費加利類似,布倫德的研究領域是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他非常平靜的完成了1小時報告,報告內容是他一年前的研究成果,早已被數學界熟知。
吃老本的布倫德在法爾廷斯的預測體系中排名第一,是本屆菲獎最大的獲獎熱門。
“布倫德心態平穩,費加利志在逆襲,他們兩人是最大的競爭對手,或許都有機會獲得菲獎。”沈奇離開了報告大廳,自信滿滿而來的他,此時竟有些忐忑。
第二個會議日。
沈奇和歐葉手牽手來到報告大廳,他將在今天報告《黎曼猜想的證明及黎曼定理的補充定理》。
瑪麗、喬納斯、穆勒、法爾廷斯、林登施特勞斯等普林斯頓的人員押後。
龔長偉、雲威、許洋等三位中國數學家坐在他們的師弟沈奇旁邊,為沈奇近距離打call。
報告大廳爆滿,今天有三位1小時報告者亮相,報告順序是約瑟夫阿尤布、皮特舒爾茨、沈奇。
最先登臺的是法國數學家約瑟夫阿尤布,他來自巴黎高師,今年也是39歲。
阿尤布主攻代數幾何,他報告了“阿尤布恆等式的最新研究成果”。
即便這個最新研究成果和兩年前的成果大同小異,阿尤布仍然受到數學界的好評和追捧。
阿尤布是類似望月新一的人物,但他的理論比望月新一的理論要容易理解一些。
望月新一的那篇著名論文,據說全世界只有十二個人能看懂。
“阿尤布恆等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世界有超過120位數學家可以看懂、理解,所以阿尤布獲得菲獎的呼聲非常高,僅次於布倫德。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你想獲得某獎,那麼你的研究成果必須讓評委看懂。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大一統的數學綱領,這個目標有望在二十年內實現,謝謝,我的報告完畢。”
阿尤布結束報告,臺下掌聲雷鳴,不少數學家站起來鼓掌,神情激動。
阿尤布自稱,他研究了近20年的“阿尤布恆等式”,進度50%。他將繼續花費20年的時間,徹底完成“阿尤布恆等式”。
一旦基於“阿尤布恆等式”的數學體系被建立、數學綱領被完善,數學大一統指日可待。
研究代數幾何的人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就是建立大一統的數學綱領,統一數學界。
沈奇也在用力鼓掌,他心裡清楚,大一統是數學未來的出路。
二十年後,五十年後,一百年後,如果理論支撐不了高速發展的應用科學,數學將淪為一門平庸的學科,甚至走向死亡。
黎猜、哥猜、霍猜、費馬大定理這些都是個案,可以用來刷菲獎,但並非有理想有抱負數學家的終極目標。大一統才是。
阿尤佈下臺後,皮特舒爾茨上臺。
皮特舒爾茨蓄著長髮,是個帥氣的德國人。
歐葉握緊小拳頭,譴責的說:“渣男。”
回頭瞅了瑪麗一眼,歐葉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