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24章 傳奇

“言歸正傳,我們回到函式構造方程cos(1+Γ(x)/x+1+Γ(2nx)/2nx)π+isin(ρx+b)π=1。”

沈奇的報告進入了收尾階段:“當n=1時,這個方程的一組解是x=1與(2nx)=1。”

“當n=2時,這個方程的一組解是x=2與(2nx)=2。”

“當n∈Z,∀n>2時,根據引理1即威爾遜定理,我們可以明顯的得知,這個方程存在一組奇素數對解!”

“這說明了什麼,這意味著什麼?”

沈奇本來挺平靜的,言及此處還是莫名的興奮了起來:“這個結論是建立在代數基本定理上的,也就是說,在n∈Z,∀n>2時,函式構造方程不僅存在一組而且必須存在一組奇素數對解,哥德巴赫猜想1+1是毫無疑問的真命題!”

“如果哥德巴赫猜想1+1是是偽命題,那麼代數基本定理是不可靠的。如果代數基本定理不可靠,那麼……那麼我也說不清指引我們五百多年的代數基本定理如果是錯誤的,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所以哥德巴赫猜想1+1必須是真命題,證畢。”沈奇想想也很可怕,如果代數基本定理是錯誤的,整個數學界就崩塌了,完蛋了。

“它必須是真命題。”卡布羅夫斯基教授說到。

“沈教授,你的證明思路非常巧妙。”薩巴辛教授說到。

在場的數學家一致認同沈奇關於哥猜1+1的證明,沈奇本次赴歐的學術任務順利完成。

當然了,這幾十位數學家不能代表整個數學界,最終要以IMU的意見為準。

學術交流會結束後,沈奇接受了採訪,他說的很簡潔,隨後消失在媒體的視野中。

記者們並不滿足菲爾茲獎得主說一句話就閃人的局面,他們找到了沈奇教授的朋友,印度數學家薩巴辛,想要挖出更多的料。

來自英國名校曼大的薩巴辛教授面對記者說到:“是的,沈教授成功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以及相關的其他三個猜想,你們只需要知道這點就足夠了。我如何評價他?我曾經說過,中國鑰匙擁有天才的大腦和魔鬼的邏輯,是的,他就是這樣一個男人。”

新聞訊息很快傳了出來:“天才?魔鬼?繼黎曼猜想之後,沈奇成功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誰能阻擋沈奇的步伐,下一個被解決的猜想將是什麼?”

“接受我社採訪時,沈奇只說了一句話:不要太過在意那些猜想,體系決定未來,綱領拯救數學。”

“或許新綱領和數學大一統,才是沈奇的終極目標。”

“新綱領和數學大一統?我們好像在跟上帝對話,在西方數學文明中,上帝是數學家,他制訂綱領,他完成統一。”

……

沈奇是人不是上帝,他和女朋友悄然離開蘇黎世,來到了瑞士第三大城市巴塞爾。

巴塞爾位於瑞士、法國、德國三國交界處,這個城市的歷史和瑞士這個國家的歷史類似:一部分法國人不願做法國人,一部分德國人和義大利人同樣如此,於是他們成立了瑞士聯邦。

瑞士是永久中立國,這個國家很富裕,這個國家的人民有錢也有時間。

尤拉不是窮人,他有大量時間研究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彈道學、建築學、航海學。

毫無疑問,對於博學多才的尤拉來說,數學是他的主天賦與最愛,他一生中發表了多達886篇(部)論文和學術專著,其中58%來自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