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說過年這幾天,我說的是以後方便的話。”
“哦,那以後再說。”沈奇掏出手機,給老媽看一些照片,是歐葉近兩年來的病歷、藥物清單。
“小歐這病啊,有點麻煩,這是種機理複雜的慢性病,在平時生活中,你們要注意這幾點,先穩住病情,避免惡化……”範雲霞在沈奇耳邊傳授知識要點。
當醫生的人或許最看重的就是健康,範雲霞之前並不是很贊成沈奇跟歐葉交往,但兒子喜歡這姑娘,跟小歐同居好幾年了,從感情、仁義的角度考慮,範雲霞這位做媽的只能順著兒子,並提供專業上的幫助。
生物經驗值+1
化學經驗值+1
系統忽然刷出來兩條資訊。
嘿,我媽還是個生化方面的精英級專家……沈奇的化學7級,生物5級,聽了老媽一番醫師專業建議,化學、生物的經驗值略有上漲。
生物+化學不能和醫學完全劃上等號,醫學是一類龐大的學科體系,包含生物、化學的相關知識。
系統沒有開通醫學,沈奇即便將生物、化學升到頂級,他覺得在醫學方面,還是得聽老媽這種經驗豐富名醫的建議,最好的藥物用對地方才能治病救人,否則適得其反。
沈奇在歐葉家住,雖然好吃好喝好招待,但他感覺有些拘束。
歐葉在沈奇家住,同樣有這種感覺。
兩人在南港呆到初十,把該走的程式走完,這便飛往首都,過自由自在的二人生活。
沈奇數理研究中心正月十六開工,物理室迎來一位正式研究員,武大畢業的物理博士,學的是理論物理,主攻量子場論與量子力學。
沈奇讓武大的物理博士自由發揮,充分放飛自我,咱們中心的實驗條件目前就是這樣,量子場論與量子力學的相關研究主要靠腦補。
沈奇1月初刊登在PRL上的綜述文章《一類化合物的無序有序相變規則及基本方程》,在物理界一直存在爭議。
甭管外界如何評論,沈奇繼續做他的973物理專案。
二月底,美國方面傳來一條訊息。
普林斯頓的物理團隊宣稱,透過研究發現,燕大沈奇團隊提出的無序有序相變規則,及基本數學物理方程在一類結構類似的氧化物中具有普適性,可以作為基礎理論支撐,進行標準化的推廣。
基於沈奇的《一類化合物的無序有序相變規則及基本方程》,普林斯頓的物理團隊給出了一條新的結論,即非晶合金臨界現象新的機理解釋。
沈奇發現,普林斯頓的物理團隊老大是鄧肯霍爾丹教授。
霍爾丹教授是凝聚態物理方面的頂級專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沈奇在普林斯頓時見過這位胖墩墩的諾獎得主,偶爾聊過幾句。
霍爾丹是英國人,普林斯頓從劍橋挖過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團隊認可沈奇的研究成果,並在沈奇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搗鼓出了新的東西。
“這是好事,也是挑戰。”沈奇的研究成果能為諾獎得主提供一些新的靈感,他樂意看到這種局面。
與此同時也說明,普大物理團隊在諾獎得主的帶領下,幹著和沈奇團隊類似的事情。
沈奇覺得有必要跟普大霍爾丹教授交流溝通一下,咱倆分一下豬肉,可以互補,不要重複做相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