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教授、朱主席推薦沈奇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候選人,沈奇也不能虧待兩位老爺子,他請兩位諾獎得主吃了頓飯,以表心意。
吃飯是次要的,重在交流。
崔、朱兩位老爺子年紀挺大了,但相比於另外四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兩人算是年輕的,他倆身體健康,能吃能喝,嚼的動牛排,還能喝點紅酒。
另外四位諾獎得主最年輕的也接近90歲高齡,他們在家頤養天年,不便露面。
沈奇二十幾歲獲得菲爾茲獎,明年將衝擊諾獎,兩位老爺子對沈奇讚譽有加,中國物理界需要有接班人扛起新時代的大旗,他們覺得沈奇是最合適的人選。
崔老爺子抽菸,他抽了一輩子的煙,戒不掉,他點燃一支菸,說到:“我出生在農村,從小下地幹農活,但學習成績沒有耽誤,數理化、中文英文經常考滿分。我幹過農活,動手能力強,喜歡做物理實驗,一做就是一輩子,做實驗比抽菸更上癮。”
“崔老也是學霸啊,厲害了。”沈奇跟崔教授其實有點交集,他在普林斯頓當數學教授時,崔教授在普大物理系當教授,兩人也算是有普大背景的校友。
曾在美國能源部門身居要職的朱主席出生於美國,他全家都是學者,父親、姑姑是化學家,母親是經濟學家,哥哥是醫學家,弟弟是政法學家。
舒爾茨說他們家缺少一位數學家,所以他學習數學,並獲得菲爾茲獎。
朱主席的情況跟舒爾茨類似,他們家缺少一位物理學家,所以他學習物理,並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沈奇說到:“朱主席,我跟你有點淵源,讀高中時我做過一道物理競賽題,那題改編自你的鐳射冷卻實驗,要求我計算一個物理引數,我們那支競賽隊,就我一個人做出來了,真夠難的。”
朱主席笑道:“那必須難,就是這個實驗讓我獲得了諾獎,有一年的IPhO壓軸題,就是講這個實驗的。”
沈奇舉起紅酒杯:“我跟兩位前輩也算有緣,我快要結婚了,如果我結婚的時候二位前輩在中國,還望賞臉出席我的婚禮。”
“好事。”
“恭喜。”
兩位老爺子舉杯,預祝沈奇結婚順利,抱得美歸人。
和兩位諾獎老爺子吃完飯後,沈奇回到電梯樓家中。
歐葉今天特別勤快,她把屋子打掃的乾乾淨淨,煲了個湯,做了幾個小菜。
湯煲的還可以,菜做的一般,但這畢竟是歐葉的一番心意。
沈奇倒了二兩白酒,夾一筷子清炒番薯葉:“今天什麼日子,沈夫人親自下廚?”
“還沒成為你夫人呢。”歐葉盛了碗雞湯,遞給沈奇:“你真的不知道?”
沈奇:“知道什麼?”
“你進入大名單了,增選院士名單。”歐葉將手機遞給沈奇,讓沈奇看新聞。
手機新聞顯示,科學院今天釋出公告稱,科學院增選院士通訊評審工作已結束。
150人進入初步候選人名單,年齡最小的是沈奇,26歲,年齡最大的是一位醫學教授,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