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ER,好,那就FASTER。”佔主任知道沈奇的小嗜好是夜觀星空,沈奇曾在《科學》上發表了兩篇天體物理的科普文章。
南院士當年給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取的專案代號是FAST,他希望中國天眼能儘快完工,中國在天體物理及宇宙研究領域能早日躋身世界頂級行列。
沈奇以FASTER的專案代號向科學院前輩致敬,他和南院士乾的不是同一件事,但他知道,南院士在天之靈一定希望他可以做的更快更好。
佔主任只說了FASTER的專案方向,沒有具體指明研製哪種金屬塑膠,具體細節由沈奇自行掌握。
沈奇親自撰寫細化的立項報告,不同結構和成分的金屬塑膠具備不同的性質和應用前景。
理論上來說,金屬塑膠是製造奈米微米尺度器件的最佳材料。
奈米微米尺度器件又能運用在高精儀器裝置的製造中,高精儀器裝置用來研發生產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或零件,比如航天航空、醫療、國防等,一環扣一環。
寫著寫著,沈奇時不時翻閱他那部500多頁的《凝聚態物理結構性綜述》,這部專著可是寶典,沒事的時候翻一翻,找點靈感。
這部物理專著的中文版由燕大出版社出版,已在國內上市,銷量一般,普通人看不懂,讀者群都是物理界的專業人士。
中文版專著三瓜兩棗的收入有一點,想要賺多一點點的銷售分成,沈奇還是得靠《凝聚態物理結構性綜述》的海外版本。
查著自己寫的資料,沈奇完成了FASTER的立項報告。
報告中寫到,基於本人提出的凝聚態物理三條規則和一個方程,FASTER專案之目的,是研製一種Ce基或者包含Ce的二元或三元非晶體系材料,這種新型金屬塑膠材料理論上可以形成某一類金屬塑膠產品,並有儘快商業化的可能。
Ce就是鈰,一種稀土元素。
為什麼本人選擇Ce基為突破口呢,因為Ce基非晶中存在排列緊密的類二十面體的原子團簇結構。
這與本人提出的非晶物理局域五次性對稱規則不謀而合。
在驗證本人的理論體系的同時,亦能產出應用性成果,這活兒交給我沈奇幹是最合適的,我一定能完成的又快又好。
以上,請國家給予我必要的科研經費和科研人員,以保證FASTER專案順利推進。
國家很快批覆:“給!”
國家很重視沈奇晉升院士後的首個專案,FASTER專案的首筆經費預算很快批了,3000萬。
企業那邊還會提供一筆經費,據稱更多。
這個專案的背景很清楚了,國家牽頭,產學研合作,沈奇作為首席科學家,全面負責FASTER專案的推進。
有錢,有國家支援,沈首席缺的是人,是得力干將。
這麼大個專案,和產業掛鉤,光憑楊定天一杆槍遠遠不夠。
沈奇來到燕大物院院長辦公室,非常誠懇的對寧院長說:“想必寧院長也聽說了,我剛接手一個金屬塑膠的研發專案,這個任務下的急,我缺人,短期內找不到合適的物理研究員,咱們物院不是有好幾個凝聚態物理團隊嗎,抽調一些人借我用一段時間吧,感謝。”
沈奇雙手合十,先行禮。
寧院長很痛快:“沒問題,要幾個人?”
沈奇豎起一巴掌,翻了翻:“十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