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大吵大鬧,就怕空氣突然安靜下來。
“我們都是做學問的人,凡事講道理,您覺得呢?”沈奇望向許副教授。
“我剛才態度不好,我道歉。”許副教授做了個抱歉的手勢,他不服蔡主任,但是服沈奇。
“老許,蔡主任,有話好好說,有分歧大家探討解決,您覺得呢?”沈奇又看向蔡主任。
“求同存異是基本原則,本就該這樣。”蔡主任畢竟是領導,火氣來的快去的也快。
“不如我們看看老許的立項申請明細?”沈奇提議。
“那看看吧。”蔡主任給沈奇面子。
許副教授感激的瞅了沈奇一眼,開始陳述明細。
沈奇三言兩語平息了一出插曲,會議室歸於常態。
立項申請的列印版,其實每位委員手裡都有。
許副教授的立項報告,委員們事前都看過。
所以蔡主任剛才不用聽許副教授報告明細,就說最多隻給2000萬的額度。
這2000萬不是燕大下撥,但燕大校內要先評審透過,才能上報給部委。
許副教授朗朗說到:“全球變暖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本次我們專案組將聯合地大及國外學術機構,在北半球進行科學考察,科考區域包括青藏高原、內蒙戈壁、東海、黃海、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盆海等。”
“海洋考察部分,預計完成CTD觀測和採水站點90個,LADCP觀測89站,湍流觀測站位43個,海洋光學觀測44站,投放走航GPS探空氣球66個,XBT422枚,XCTD37枚……這是海洋考察部分,我們專案組主要負責海洋氣象與物理海洋方面的綜合考察。陸地部分考察以地大為主,我就不詳述了。”脾氣暴躁的許副教授一旦迴歸學術話題,就顯的自信滿滿,渾身散發儒雅的學者氣度。
沈奇聽的很感興趣,他客觀公正的評論到:“講真,從青藏高原一路考察到北極圈,四千多萬的經費真不算多,甚至我擔心,夠不夠啊?光這些探測儀器,也得幾千萬了。科考人員不用吃飯了?科考船從哪裡來?”
許副教授十分讚賞的望向沈奇,生出一種英雄惜英雄、內行懂內行的情愫:“感謝沈教授的理解,我補充一下,科考船由地大聯絡,他們的帶頭人跟國家海洋局頗有淵源。確實,本次科考,硬體方面的開支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至於專案組成員的後勤保障,我們自己想辦法。”。
“老許的立項資料有根有據,合情合理,我覺得吧,就按4650萬往上面報,上面批或者不批,批多少,由上面決定。您覺得呢蔡主任?各位委員,你們也談談各自的看法吧。”不知不覺中,沈奇成為了本次評審會的真正話事人。
是啊,蔡主任鎮不住老許,但沈奇心平氣和的幾句話,就將野馬一般狂野的老許給馴服了。
“這個……”蔡主任猶豫了幾秒,隨即道:“經委員會充分論證,初步同意許洲副教授團隊關於大氣物理、海洋物理等課題的立項申請。”
其他各委員:“同意。”
“謝謝,謝謝各位委員!”許副教授跟蔡主任一笑泯恩仇,性情中人就是這樣,跟小孩似的,喜怒無常。
隨後幾個專案的評審比較順利,一看就很浮誇的立項申請,各委員該砍經費就砍經費,毫不手軟。
沈奇砍了個專案,從8000萬砍到1200萬,砍到申請人生無可戀。
燕大校內評審千萬不能馬虎,這代表著校方意見。
明明1000萬就能搞定的專案,以8000萬的額度報到部委,上面肯定會責難,還有可能派遣調查組明察暗訪。
水分太大的專案申請出了燕大,一是會被認為燕大校內管理極為不專業,二來更會招來套取科研經費的惡名。
沈奇憑良心和專業素養做事,在數學和物理方面,沒有人可以忽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