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33章 M

在眾多的“卡比拉邱成桐空間”中,為何選擇尤拉數絕對值為6的“卡比拉邱成桐空間”?

威騰在第一次超弦理論革命中並未解釋選擇的理由,他帶著這個“未經證明的靈感”直接引領了第二次超弦理論革命,提出了五種不同版本的超弦理論。

這五種超弦理論同時存在、相互相容,威騰將其命名為“M理論”。

90年代初期,威騰在他的論文中寫到:“M的意思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理解為Mystery(迷)、Master(統治者)或者Mother(母親)。”

學術界為之震撼,IMU特別興奮,腦子一熱就頒發了菲爾茲獎給威騰。

再然後,第三次超弦理論革命到來,英國科學家提出了十維超引力理論的概念。

但問題是,不管是哪個學派,哪位科學家,包括威騰本人,都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來闡述M理論的基本自由度。

其中的關鍵問題是,M理論包含5種相容的超弦理論,到底是哪一個版本的超弦理論描述了宇宙?宇宙數學的終極奧義是什麼?

霍金先生的介入導致這個領域的研究進入了混亂狀態,群雄割據,各抒己見,情況變的越來越複雜。

因為楊米方程在高維度空間中的理論地位,楊振寧和米爾斯先生也曾提到過一些言論。

超弦理論不僅是統一引力和量子力學的理論,還是基本粒子的理論。

基本粒子之間存在電磁力、強力、弱力、和引力,那麼這四種作用力的背後隱藏的共同原理,究竟要靠哪種令人信服的理論體系來整合?

就連愛因斯坦、外爾也被挖了出來,二十世紀最出名的物理學家幾乎全都直接、間接的捲入了超弦之爭、作用力之統、宇宙之奧義的世紀辯論中。

威騰雖然坐在超弦理論第一人的寶座上,但不服他的科學家大有人在,質疑他這套理論的學者永遠都在質疑。

“孩子們,我似乎把教科書上的內容講了一遍,令我感到失落的是,現在的情況和三十年前並沒有太大不同,我們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威騰說到,他這位七十多歲的美國老學者,和一群四十歲以下的中國年輕學者談論他的成神之作M理論。

這套理論貌似真的成為了一個難解的謎團,M應該代表著Mystery。

“如果解決了Mystery,我們就將成為Master,因為它是Mother。”沈奇說了一段rap,還蠻有節奏感的。

“所以?”威騰問到,他知道沈奇的腦子裡永遠隱藏著令人捉摸不透又讓人興奮的新東西。

“愛德華,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劍橋團隊在第三次革命中的結論,是正確的。”沈奇說到。

“誰說不是呢。”威騰點點頭。

從牛津回來的韋博士終於找到了開口的機會:“嘿,劍橋那群人有兩下子的,他們發現了十維的超引力理論自洽的不是一維的弦,而是二維的膜。”

“誰說不是呢。”威騰笑了笑,他和劍橋大佬湯德森之間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相愛相殺往事。

“愛德華,你的M理論中的M,還有一個隱藏含義,就是Membrane(膜)吧?”沈奇訊息靈通,他聽說過老威和老湯的那段相愛相殺故事。

“嗯哼。”威騰露出迷之笑容。

物理正史上的記載是,以普林斯頓為首的美國學派主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超弦理論革命,威騰是扛旗的領軍人物,是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