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等十餘人組成的學術代表團抵達美國,對美國進行友好訪問。
代表團成員皆來自燕大,大家在沈奇的帶領下來到普林斯頓大學,這是他們訪美的第一站。
普大隆重迎接沈奇一行,身穿黑橘相間服裝的學生在拿蘇樓前舉著牌子,上面有字:“歡迎回來,奇!”
時隔五年來到普大,沈奇感觸良多,他面帶微笑頻頻揮手,和廣大師生熱情交流。
普林斯頓和往常一樣平靜祥和、學術至上,學生們忙著泡圖書館和酒吧,學者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施展才華。
沈奇、周雨安、李真強來到數學大樓門前草坪,沈、週二人畢業於普大數學系,而李真強第一次出國就來到數學聖地普林斯頓,他按捺不住激動心情,拿起手機自拍。
“淡定一點老李,拍照就拍照嘛,表情別太誇張行嗎?”周雨安說到。
“範氏大樓,數學聖殿啊。”李真強拍了一張又一張,問到:“咱們可以進去參觀嗎?”
“沈團長說了,我們這次是來做學術交流的,不是遊客。”周雨安還是比較沉穩的,畢竟他畢業於普大,對這裡熟悉。
“你們二位知名數學家來做學術交流,我跟著參觀學習就好了。”李真強嘿嘿一笑,望向數學大樓的大門,有強烈的探尋慾望。
這時從大樓裡出來一人,穿著西服,精神抖擻,年紀和沈、周、李三人相仿,金髮碧眼,是個白人男子。
“嘿,沈教授!”白人熱情的向沈奇走來,與沈奇握手。
“好久不見,拉爾夫。”沈奇笑了笑,介紹拉爾夫給大家認識:“這位是拉爾夫,數學系教授。”
拉爾夫已經做到了普大數學系教授,可以說是速度很快了。
周雨安是認識拉爾夫的,他知道拉爾夫是沈奇的學生:“拉爾夫,我看過你寫的那篇自守函式論文,太棒了。”
“周教授,你可是破解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數學家,令我尊敬。”拉爾夫根據國際慣例和周雨安來了一波商業互吹,中美數學家的會晤氣氛十分融洽。
最後,拉爾夫跟李真強握手:“李教授,歡迎來到普林斯頓。”
李真強沒有沈奇、周雨安這麼收放自如,他有點拘束,操著口音較重的英語說到:“很高興見到你,拉爾夫。”
“請。”拉爾夫陪同三位中國學者步入數學大樓。
沈奇、周雨安、拉爾夫三位都是正教授,李真強是副教授,根據國際知名度排名是沈、周、拉爾夫、李真強。
沈奇是拉爾夫的博導,而周雨安、李真強和沈奇是一輩的,他們仨是同班同學。論輩分拉爾夫得喊周雨安、李真強一聲師叔。
數學圈子很簡單也很複雜,如果根據年齡按資排輩,有時會把人搞糊塗,數學博導帶的博士生,說不定歲數比博導更大。
沈奇雖然五年沒有來過美國,但他時刻都在關注普林斯頓。
數學大樓還是這棟數學大樓,卻已物是人非。
五年內,普大數學系換了三個主任。費佛曼主任卸任之後是貝克曼主任和諾克斯主任。
沈奇跟費佛曼主任是老朋友,他跟貝克曼主任和諾克斯主任不是太熟。
其餘的幾位老朋友,《數學年刊》前主編法爾廷斯回了德國,周雨安的博導費加利返回祖國義大利,歐葉的博導林登施特勞斯回到了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