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63章 電視電話會議

沈奇自掏腰包買了一輛特斯拉送給老煙,以賀老煙成功結婚。

老煙按時結婚,結完婚之後便去往南港歐倍奇藥業出差。

沈奇親自稽核來自全球的諸多簡歷,這些簡歷的主人都是化學研究者,有中國籍,也有外籍人士。

其中有一份簡歷令沈奇頗為意外,簡歷的主人是諾貝爾化學獎提名者,斯坦福大學教授查爾斯巴頓。

巴頓教授去年被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然而很可惜,他沒有獲獎。

即使沒有獲獎,但能被提名諾化,也足以證明巴頓教授的學術實力。

沈奇並不排斥外籍學者,他自己曾作為外籍學者,在美國工作多年。

中心的全球聲譽已經傳播開來,在數學、物理領域有菲獎、諾物的應聘者,沈奇也不會覺得奇怪。威騰老爺子手握菲獎、諾物,他在中心當顧問。

而在化學領域,沈奇沒想到能吸引諾化提名者投簡歷。

斯坦福大學的化學專業長期排名全球前五,培養過多位諾化得主。

巴頓教授今年不滿50歲,處於學術生涯的黃金期。

“這位巴頓教授,是個人物啊。”沈奇在郵件上和巴頓教授聯絡上了,兩人約定進行一次電視電話會議。

中國時間早上9點,沈奇在影片畫面中見到了巴頓教授。

“巴頓教授,很高興能有這次聊天。”

“沈教授,我希望能去到中國,和你一起工作。”

沈奇和巴頓素未謀面,為何巴頓教授表達瞭如此強烈的意願?

難道是因為我的個人魅力?沈奇問到:“我想知道巴頓教授你的真實想法?”

“關於大環化合物的研究,我在美國申請不到足夠的研究資金,我瞭解到沈教授的研究資金非常充足,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夠合作。”

哦,原來是這樣。

沈奇明白了,巴頓教授在美國混不下去了,所以他想來中國。

畢竟巴頓教授是諾化提名者,不是諾化得主。

如果是諾化得主,那他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得到各種資源上的支援。

大環化合物這個研究方向在有機化學界屬於“研究一輩子不見得出成績,但一旦出成績就很牛逼”的性質。

美國的科研體制,沈奇還算比較瞭解。

美國教授的科研經費需要他們自己去拉贊助,要麼來自美國政府,要麼來自企業。

“研究一輩子不見得出成績,但一旦出成績就很牛逼”的研究方向,其實並不容易長年累月的拉到贊助。

沈奇的理解是,巴頓教授在通往“一旦出成績就很牛逼”的研究道路上,遭遇了資金鍊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