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猜想是沈奇在普林斯頓任職期間搞定的,轉眼間沈奇的小孩已經上幼兒園了。
沈奇將代數幾何、拓撲、分析等三個版塊聯絡在一起,證明霍奇猜想的同時提出了SL體系理論,數學大一統有了雛形。
現在,徐洋提出了一個新的曲體模型,結合周雨安的雙曲幾何**確解,將其融入SL體系,令人激動的東西出現了。
“關於這個研究成果,我們暫且稱之為‘數學大一統區域性模型’,沈主任你覺得呢?”徐洋問到。
“這個區域性模型厲害了,它的價值和意義,不遜於吳寶珠關於朗蘭茲綱領基本引理的證明。即便數學大一統整體模型尚未出爐,就憑這個區域性模型,也能去爭奪菲爾茲獎。”沈奇對徐洋英雄惜英雄。
年過40歲的徐洋搖搖頭笑道:“我是沒機會爭取菲獎了,我的心願就是把這個專案做完,和大家一起完成全面的數學大一統。再說了,我其實就是個區域性統籌者,森收縮是森重文提出的,雙曲幾何**確解是雨安做出來的,霍奇猜想是沈主任證明的,SL體系是沈主任、魯副院長、晨興數學中心聯合完成的。我把大家的智慧結晶整合在一起,弄出這麼個‘數學大一統區域性模型’。”
“徐教授謙虛了。”眾人紛紛說到。
能將各種沒有直接關聯的理論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新的理論模型,這需要非常強大的戰略格局和戰術素養。
徐洋是拉馬努金獎獲得者,是龐加萊講席教授,他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了頂尖。
能獲得的榮譽和獎項,徐洋基本上都拿到手了,獨缺一個菲獎。
可惜,菲獎只頒發給40歲以下的數學家。
燕大的這個數學大一統專案組中,四位學術帶頭人是沈奇、徐洋、周雨安、歐葉。
沈奇拿過菲獎了,徐洋的年紀超過40歲,周雨安和歐葉的年紀滿足菲獎要求。
“這……這就能爭取菲獎了?”周雨安的雙手微微顫抖。
“相信我,絕對可以。”沈奇很自信的說到,他望向大螢幕,又道:“但是這個‘數學大一統區域性模型’需要繼續完善,我在這套模型理論中,好像沒看到關於射影代數簇的論證?”
“是的,關於射影代數簇,我們的論證站不住腳,所以沒有拿出來。”徐洋以求助的口吻說到,“沈主任,接下來需要你親自出馬了。”
沈奇點點頭道:“OK,我來搞定‘數學大一統區域性模型’中的待論證問題。”
“數學大一統區域性模型”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如果它被徹底完善,將形成涵蓋代數幾何、偏微分方程、拓撲學、數學分析的新正規化,或者說是數學界的區域性新綱領。
經過沈奇的解釋,大家完全明白了,憑藉這個研究成果肯定能拿菲獎啊!
在區域性模型的基礎上加入數論、微分幾何、代數學、機率統計學等新內容,則將誕生所有數學家夢寐以求的全域性數學大一統。
完成全域性數學大一統的數學家,其歷史功績遠超菲獎或者任何獎項。
真正改變人類文明程序的科學家,不能用世俗的獎項來衡量其功績。
當然了,絕大多數的科學家還是很在意世俗的獎項。
周雨安此時的心理活動比較複雜,他為“數學大一統區域性模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貢獻度不如徐洋教授,更何況這裡面還有沈奇幾年前的研究成果。
真要論功行賞,“數學大一統區域性模型”的第一功臣是沈奇,第二功臣是徐洋,第三功臣是森重文,第四功臣是周雨安。
前面三個功臣有兩個拿過菲獎,一個的年齡超過40歲。
如果憑藉“數學大一統區域性模型”去爭取菲獎,只有周雨安有資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