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35章 是的,我想知道

諾貝爾獎的有效推薦期是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

有資格的推薦人是前諾獎得主,諾獎委員會或者諾獎委員會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

還活著的大部分諾物得主,都推薦了沈奇再次評選諾物。

諾獎委員會也給沈奇投了票,反正斯廷加院士是投了票的。

諾獎歷史上有人拒絕了文學獎,卻從沒有人拒絕領取科學類的諾獎。

作為兩次諾物得主,沈奇更希望把機會留給其他人,他的態度是:“順其自然吧。”

斯廷加院士一方面是來勸說沈奇領獎,另一方面也確實是來做學術交流的。

“我十分遺憾,去年並未去LHC參與黑洞資訊悖論的偉大實驗,但我全文閱讀了沈教授發表的關於這次實驗的論文。上次的LHC實驗,證明了資訊進入黑洞後不會消失。但我有個疑惑,經過波函式處理的資訊進入黑洞後,究竟去了哪裡,以何種具體形式存在?”

“卡爾,你真想知道嗎?”沈奇笑了笑,平靜中透著神秘。

“中國有句諺語,朝聞道,夕可死。是的,我想知道。”

“你中文學的不錯,跟我來。”

沈奇隨即展示了一段未公開檔案。

斯廷加院士看完之後怔怔發呆。

“噢,可惜這只是推演模型……如果它是真的,該多好……”斯廷加院士喃喃自語,他真心覺得沈奇去領諾貝爾獎,是給諾貝爾獎面子。

隨後,沈奇安排沙東東帶斯廷加院士去吃火鍋壓壓驚。

接下來沈奇接待了亞歷山大尼爾森院士。

尼爾森院士是一位藥物化學家,他和他的助手們對沈奇科研中心LPJK1專案十分感興趣。

LPJK1專案正在做動物實驗,其備選活性化合物的數量在不斷減少,還剩5個活性化合時,包括GLK在內的各大藥企紛紛打探沈奇科研中心的相關情況。

不僅僅是藥企,一些學術機構也在關注沈奇實驗室的最新動向。比如說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尼爾森院士這群學者。

“沈教授,我們可以去你們的藥物化學實驗參觀嗎?”尼爾森院士問到。

“當然。”沈奇帶領瑞典朋友進入實驗室。

中心化學實驗室目前處於半休假狀態,大部分研究員回家過年了,只有曹凡一位博士研究生堅守崗位打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