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楓說道:“劉兄為何要摔死他,這孩子可不能死呀!”
鄔文子也說道:“劉翹,這孩子你得給他取個名字,馬上取。”
“孩子的名字我早就想好了,叫劉裕!”
鄔文子又接道:“劉裕,這名字好,不過這孩子三歲之前不可住在這個家裡,要不然會剋死更多的人!”
劉翹大驚:“那怎麼辦,道長!”
鄔文子問道:“你還有什麼親人沒有?”
劉翹點了點頭正待答話時,屋外行來一男一女,年約三十左右,那男的是劉翹的哥哥劉萬,女的是劉萬的妻子,見劉萬夫婦行來便急對鄔文子說道:“這是我家哥哥與嫂子!”
鄔文子接道:“這孩子有救了,從今以後,這孩子便養在你哥哥家裡!”
劉萬夫婦一頭霧水,不知這道長為何這般說話,正待問時,劉翹便說道:“哥哥,這孩子出生時,全身發著紅光,還好有這位道長出手。道長又說這孩子三歲之前不可養在我家中,所以我想請哥哥暫且收留這孩子!”
鄔文子聽劉翹說完,怕劉萬夫婦不答應,又接道:“這孩子生活在你家裡絕不會給你們帶來任何災難!”
劉萬聞言接道:“道長哪裡的話,這孩子與我這般親戚,我怎能不收留他!”
鄔文子又道:“在你家裡還得給他取個小名!”
劉萬接道:“道長你給取個小名吧!”
鄔文子想了想:“這孩子,從小寄養在親戚家,不如就取名寄奴吧!”
公元363年4月16日,劉裕在京口出生,小名寄奴,漢族,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第二十一世孫。
劉裕出生不久,其父劉翹又續了一弦,其妻稱為蕭文壽,蕭氏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一為劉道伶,一為劉道規。可不知是否是劉翹命生得不好,這兩個兒子出生幾年後,劉翹便去世了。給本來就寒酸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打擊。且說三年已過,劉裕也回到了家中過日子,一個母親託著三個孩子,日子怎會好到哪裡去,不過還好的是蕭文壽雖是劉裕的繼母,但對劉裕卻是視如已出,對他甚好。
劉裕被繼母的行為感動,自己比兩個弟弟年長,所以擔負家中重擔的任務遲早會落在自己身上。且過了七、八年,劉裕受苦的日子就來了,每天雞鳴便起,上山打柴,下河打漁,這樣才勉強地能過著日子。
要說這劉裕一生充滿傳奇一點不假,一次劉裕上山打柴,歸來時,路邊盤著一碗口粗大的王蛇,劉裕也不害怕,抓起手中柴刀,沖向那王蛇一頓狂砍,王蛇身受多處刀傷也不死,便逃跑了。劉裕也不震驚,正待下山時,突聞一聲:“無量天尊,劉小兄弟好大膽量,如此巨蛇常人見了只怕早跑得不見蹤影。”
劉裕聽罷答道:“這位道長如何知曉我姓劉?”
這位道長可不是別人,正是鄔文子,接道:“劉小兄弟出生時,貧道可是在場的,只是你家父親未曾與你講過罷了!”
劉裕更是不解,緊接道:“我家父親已去世多年,怎麼給我講出生的事?道是道長當時在場,道長可否講個一二給晚輩聽?”
鄔文子現了一張苦臉來,驚道:“你家父親死了!不該,不該。”
“道長為何這般講話?”
“你家父親那是天生的苦命,改變不了的,只是你卻有祖上的光彩!”吐了口氣又續道:“你出世時,渾身發了紅光,照亮了整個京口,當時正巧遇到楚霸王的轉世降臨,而京口又是霸王的故鄉,所以你的身世可喜可悲!”
劉裕不解,正待問話時,卻見鄔文子手持兩本書遞了過來並道:“這兩本書,一本兵書,一本江湖各家的拳腳功夫,你拿去定然有用!”說罷將書給了劉裕,劉裕正待答謝時,鄔文子又道:“你明曰複來此地,還將有些收獲。”說完使出輕功不見了蹤影。
劉裕萬分不解大聲喝道:“道長住哪個道觀,怎麼稱呼?”
“貧道鄔文子,在蜀郡的青城山修道!”
鄔文子的出現,使得劉裕對自己充滿了不解。第二日一早,劉裕果真又來到山中,行至昨日砍傷王蛇之處時,便見十幾名青衣童子在鼓搗些什麼。於是上前一問,聽一青衣童子道:“昨日我家大王被那劉寄奴砍傷,我們在此弄些草藥給大王治傷!”
劉裕聽罷大驚,半響才接道:“你家大王已修得成精,為何不殺了那劉寄奴?”
青衣童子再接道:“你是不知道,那劉寄奴可不那麼容易殺得了的!”
劉裕有些疑惑,又問道:“為何?”
青衣童子又道:“那劉寄奴可是西楚霸王的轉世,日後可是要做大事的,當真不那麼容易殺掉!”
劉裕聽罷又是一驚,怎麼這童子與那鄔文子說得一般,都與西楚霸王項羽有關。不徑暗道:“莫非我真是項羽的轉世之身!”看了看那十幾名青衣童子,瞪大了眼睛喝道:“小兒們,老子就是劉寄奴,你等還不快跑!”
十幾名童子聽罷,驚得四處逃竄,瞬間化作了十幾條青蛇,不見了。劉裕見地上有些草藥,又想到昨日鄔文子道長說今日到此會有收獲。又自語道:“莫非你就是鄔道長說的收獲!”立馬脫了上衣,把草藥包在衣服裡回了家去。
且說那草藥,後來被劉裕用於治刀劍之傷用,果有奇效。因此人們稱那草藥也為“劉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