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氏農家大院。
這個大院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農家菜飯店,看規模像是以前的學校改造成的,裝修看上去是很樸素的簡單風格。
觸目所及,完全沒有現代化的裝修氣息。像是牆上貼著的報紙,角落擺放的紡車,桌上的大瓷杯,當做飾品的草帽……
就連每個包廂名稱都起得很有意思,比如說村長家,大隊長家,會記家,民兵連長家。
每個服務員的服裝也都是統一的小碎花農家衣。
簡單樸實,淳厚田園。
因為現在不是旅遊旺季,所以說他們三個直接進了村長家包廂,要是換做旺季,別說是村長家,就是村民家都撈不著邊兒。
在房間中坐下來後,蘇婉清很嫻熟的開始點菜,而蕭子寧和陳逸文則是興致盎然的四處瞧著。
“你們要不要看看選單?”蘇婉清笑著問道。
“不必了,你隨便點吧,我們又不熟。”蕭子寧擺擺手拒絕。
“那行,我來。”
隨著幾個菜點好後,他們便開始喝起來熱豆漿。
這裡的豆漿也是用甲第鎮的黃豆磨出來的,有一種甘甜綿延的味道,非常好喝,即便是陳逸文這種嘴刁的傢伙都非常滿意。
“婉清,這個進士魚有什麼說法沒有?”蕭子寧放下杯子問道。
“當然有,我跟你們說,這進士魚就這裡有,換做別的地方可別想吃到。你們要是不相信的話,回到白羊市看看能不能找到?絕對沒戲。”
蘇婉清將碗筷擺放好後,興致勃勃的說道:“前面不是給你們說過,這裡會叫做甲第鎮,是因為清朝光緒年間曾經走出去過十八位進士。而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進士嗎?就是因為這個進士魚。”
“這種魚只在這裡的後山溪澗中有,學名叫啥我不清楚,但魚偏細長,肉質鮮美,從頭到尾一根刺。”
“這裡的人管這種魚俗名叫一根筋,為什麼來著?是因為這種魚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逆流而上,拼命的向著前面游去,好像是要躍龍門似的。它們從來就不知道順流而下是什麼,從出生那刻起就奮勇前進,不進則亡。”
“從甲第鎮走出去的第一個進士登榜後,就對外面說自己能考中進士,全都是因為吃一根筋魚,從這種魚身上學到那種永不後退的精神。”
“湊巧的是,他之後又有進士冒出,所以人們便乾脆將一根筋魚叫做進士魚,算是討彩頭。”
哦,還有這樣的故事!
“這麼說咱們今天要是吃了這個進士魚,以後也能當進士拉。”陳逸文打趣的說道。
“得了吧,就你這樣的,年年吃都沒用。”蕭子寧撇嘴道。
“我說你這人真沒意思,比喻懂不懂?”陳逸文鄙視的翻著白眼,聲音古怪著說道,
“我發現和你這種匠人就沒有辦法正常交流,你這種不懂幽默的傢伙,也不知道將來有誰會喜歡上。”
聽到這話,蘇婉清舉著茶杯的手在空中略作停頓,眼底劃過一抹羞意。
“吃飯吧你!”
三個人有滋有味的享用著美食。
說起來這道進士魚當真是沒有辜負盛名,每塊魚肉都極其強烈的刺激著人的味覺,吃到嘴裡的瞬間,散發出的除了鮮美還是鮮美。
讓人頓時便有種錯覺,這種魚就該是如此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