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

門後面沉默了一會,吱呀一聲門板又開啟了,那個女人怯生生地看著二人:“你們真不是胡老爺的人?”

夏天南換上了人畜無害的笑容:“我們真不認識胡老爺”。

女人相信了他的話,告訴他:“我們村男人都不在,你要有什麼要幫忙的,得等男人們回來。”

夏天南趁機套話,打聽這是什麼年代,什麼地方。偏僻漁村裡的女人顯然沒什麼見識,三言兩語就問清楚了。眼下是明朝崇禎三年二月,二人身處瓊州——還真是古代的海南島——這個村子是瓊州府臨高縣附近的馬嫋村,全村靠給鹽場曬鹽為生,鹽場隸屬海北提舉司。

夏林二人眼前一黑,沒想到居然真穿越了,而且穿越到了這個亂世。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崇禎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鏟除閹黨,魏忠賢籍沒自殺。閹黨的覆滅,給晚明的政治天空帶來了一瞬的希望,又流星一般的消失。割掉一個爛瘡,並不能讓早已渾身潰爛的病人起死回生。北有滿清虎視眈眈,腹心之地有李自成等流民為禍,大明――這個漢人最後的中原王朝再也無力迴天,踏上了覆滅的道路。

平複了一下心情,夏天南問說:“老鄉,你說的胡老爺是什麼人?”

女人說:“我夫家姓譚,排行第二,你叫我譚二嫂就行。”說著眼淚就留下來,“提起胡老爺,他是我們村的禍根啊……”

從女人哭哭啼啼的講述中,夏天南和林偉業瞭解了大致的情況。

萬歷四十五年臨高地震,馬嫋鹽場的灘田被沖毀了許多,有些地方沉到了海裡,鹽場的生産能力一直沒有恢複到最初的水平,但是官府規定的折色銀一點都沒少,鹽丁們逃亡很多。雪上加霜的是從萬歷末年開始海寇經常來鹽場搶劫鹽引,鹽丁們被殺的被殺,逃走的逃走,現在村裡只剩下四百多個鹽丁了,而最多時有七八百鹽丁。古法的曬鹽完全是勞動密集型的産業,人力少了之後生産更加難以維系。每年的折色總是繳不齊,官府催課又急,村裡的丁壯們平時都躲起來。幸好馬嫋土地尚多,又有馬嫋河水灌溉,鹽丁在曬鹽之餘,另外墾田種些糧食,還能果腹。只是擔驚受怕而已。

按照官府的規定,鹽場是採取折色繳納的制度。也就是說鹽丁們並不需要直接向官府繳納額定的鹽,而是將鹽折成米或者銀子。舊年的規矩是每一引摺合米一石,後來,又把折米改稱了折銀:先把鹽摺合成米,再按米價摺合成銀子。馬嫋鹽場的鹽額是“一千四百一十七引二百三十斤”,折色米就是一千四百多石。折色銀按崇禎年的行情就得要二千多兩。

鹽課折色繳納對鹽丁們來說有一定的好處:生産不再受官府的監督控制,只要按時繳納鹽課,基本上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用日以繼夜的獻身大明的鹽務事業了。出了鹽之後,自然會有商人來購買,若是鹽曬得多,行情又好,那麼日子還過得不錯。有人嫌曬鹽太苦的,用經商或者墾荒的收入來繳鹽課銀的也有。

但是地震之後,一切都變了樣。附近的大戶胡老爺利用村裡鹽田被沖毀,鹽課銀一時間繳不齊的困難,用借債代墊的方式,漸漸把控制了鹽的大部分銷售。但他的收購價卻比行情低了許多,鹽丁們累死累活曬出來的鹽,填還這筆連環閻王債都不夠。他還勾結官府,包攬鹽課,硬說如今米價高昂,每石米的折色得三兩銀子。這邊的高利貸還不清,那邊的官課又欠得一塌糊塗。鹽丁們知道他從中搗鬼,卻又不得不央求他在官府面前代為緩頰。久而久之胡家成了村裡實際上的統治者,鹽田倒似成了胡家的私産,盤剝日重。加上這些年海賊每次來臨高,總要搶劫鹽場裡的鹽引,又殺了不少人,村子變得越來越凋敝。

最近胡老爺催課催的急,村裡既交不出指定的折色,青壯只好日夜都在鹽場裡曬鹽,老人們就去開荒種地,保障村裡人的口糧,所以村裡白天基本上沒什麼人。

說完村裡的情況,譚二嫂心情漸漸平複了一些,告知二人:“你們漂洋過海的,船沒了,也是苦命的人,若不嫌棄,你們在我家先歇著,我還得去鹽場一趟”。

夏天南忙說:“譚二嫂你去就是,我們幫你看著屋”。

譚二嫂嘆口氣:“這家裡又哪有什麼值錢物什,不妨事的。”說罷自便去了。

夏天南看看屋內,連件鐵器農具都沒有,確實稱得上一貧如洗。

二人枯坐了一會,慢慢消化著穿越這個事實。良久,夏天南以手價額,呻吟道:“老天,我可不想玩穿越啊,大好前程等著我呢!”

林偉業嘿嘿一笑:“既來之則安之,接受現實吧”

夏天南怒目而視:“你丫的也是名牌大學的理科高材生,可不是什麼絲,說的這麼輕巧!”

林偉業攤攤手:“所以呢,你有辦法回去?”

夏天南頓時無語。

夏天南,男,北京人,現年23歲,年少多金的帥哥一枚,標準高富帥。北京某知名大學企業管理專業高材生,在校期間就聯合同學開發軟體掙錢,然後投入網際網路社交網站,畢業後註冊成立科技公司,擔任ceo,風光無限。偶然的機會得知大學同學組織去洗滌心靈,一沖動就開著自己的路虎發現4就進藏了。路上偶遇窮遊的揹包客林偉業請求搭車,便捎上了他一同進藏,沒想到在一個懸崖路段發生車禍,與對面來車撞擊後發生側滑翻下了山崖。

林偉業,男,山東人,現年25歲,相貌平平,二十一世紀典型宅男,畢業於北京某老牌理工類大學冶金專業,畢業後應聘進入了一家鋼鐵企業工作。為了實現兒時看看布達拉宮的夢想,獨自一人進藏,路上搭到了夏天南的順風車,然後,就和夏天南來到了1630年的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