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章 一波三折終成正果

過了正月十六,我們全村男女老幼一起出動。刨地的刨地,挖樹坑的挖樹坑,漫山遍野都是辛苦勞作的人們,大家乾的熱火朝天,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

我和紅毛特意買了兩輛拉貨用的大卡車,每天天剛亮就拉著鄉親們去山上開荒,並從各地買來了樹苗。鄉親們建議多種植沙糖桔和蜜柚,說這兩種水果銷量比較好。我們跑了好幾個地方,才買來一千棵沙糖桔樹苗,一千棵蜜柚樹苗。

柚子,這種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近些年也逐漸被世人所接受。我們打算先種植一千棵,如果效益好成本低的話,來年再發展幾千棵。

雪梨和桃子也是我們種植的目標,我粗略規劃了一下,梨和桃子各種30畝,剩下的都種植成沙糖桔。

兩個月後,滿山的樹苗已經種植完畢,大家看著多日的勞動成果,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為了方便給果樹澆水,我們還特地挖了好幾口深水井,機泵,專門蓋了泵水房,實行統一管理。

每個不同的區域我們都安排了工作人員,除草,施肥,定期澆水。為了提高果樹的產量,我們專門拜訪了好幾個農業專家,以及向外地的水果種植戶學習經驗,諮詢關於各種果樹的嫁接技術。

眼看著滿山的果苗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長勢喜人。但是天公偏偏不作美,剛進入夏季,就接連下了幾場大暴雨,沖毀了不少幼苗。鄉親們心疼的看著那些被雨水沖走的幼苗,心裡翻江倒海,很不是滋味。

幹任何事情都有風險,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和紅毛就不厭其煩的去安慰大家,讓他們不要擔心,我們正在籌劃應對暴雨的措施。暴雨季節無非就是夏季,我們的果樹種植在山上,難免遇到山洪。這也正好給大家提了個醒,省得收穫果子的時候再出現這類情況,到那時恐怕真的就損失慘重了。

我們種植的桃子有毛桃,水蜜桃,蟠桃這三種。由於地勢好,陽光充足,第一年種植的小樹苗就掛了不少果,尤其是毛桃,不僅果樹長勢喜人,就連線的桃子看著都有吃的慾望,個大不說,還特別的甜,吃起嘎嘣脆,就像蜜一樣吃一口下巴上留滿了汁液,讓人回味無窮。

桃子有個最煩人的毛病就是蟲多,許多桃子都生了蟲,本來挺好看的桃子被那些蟲咬的傷痕累累,不好看不說,還賣不上價錢,我們辛辛苦苦這麼多天,到頭來卻連成本的一半都沒有收回來,鄉親們又陷入到了苦惱中。

我和紅毛就又馬不停蹄的走訪了縣農業站,農業局,拜訪了幾個技術人員,又上網查了許多資料,才認識到有許多地方我們做的很不到位,以至於生蟲,產量低。

為此,我們村又召開了研討會,專門聘請了幾位技術員,組織了一批青年男女去農業部門辦的學習班學習各種果樹的種植方法和嫁接以及蛆蟲問題。

來年的夏天,各種果樹都長高了不少,鬱郁蒼蒼枝繁葉茂,我們大傢伙都鬆了一口氣,以為樹已經定了型,不會再有什麼狀況發生。

誰料到了夏季,竟然一連兩個月沒有下雨,到處都乾旱。尤其我們的果園,因為在山上,水力資源不很充足,以至於有許多樹喝不到水,嚴重缺水乾旱而死。

滿心想著今年比去年好,誰知比去年損失更嚴重,後來我們光補栽樹苗就花了一大筆錢。這正應了那句老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種植果樹也是一波三折。

到了第三年,果樹基本上都定型了。春天,幾十畝的桃林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遠遠望去,就像天空中的一片彩霞。這些桃花引來了成千上萬只蜜蜂,看著它們辛勤的採花釀蜜,我們都十分開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夜之間,成片的梨樹上綴滿了潔白的梨花,如漫天的飛雪,置身其中,花香陣陣,不覺心曠神怡。

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果樹碩果累累,鄉親們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可是到了收貨的季節,難題又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因為沒有銷路,有許多沙糖桔都爛在了地裡。我們這才意識到光靠零賣這種小打小鬧是不行的。於是我們又成立了銷售小組,制定了一系列的銷售方案。對於銷量多的人員我們就給予一定的獎勵,我們設定了三種獎勵:一等獎是一輛桑塔納小轎車,二等獎是一輛紅旗牌轎車,三等獎是一輛麵包車。

村子裡沸騰了,他們一個個大顯身手,找人的,拖關係的,動用親戚朋友的,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銷量上去了,大家就有賺頭。

沙糖桔一畝地的產量接近萬斤,產量是上去了,可是它不宜儲存,特別是遇到下雨天,容易腐爛。於是大家又想了個辦法,在村子裡開了個罐頭加工廠,讓村子裡的那些婦女們都到廠裡幹活,她們既賺了錢,桔子也不用發愁銷不出去了。

桃子和梨,更不用說了,一車車,一箱箱被拉走,換回來的是嶄新的票子。

蜜柚產量高買的人也不少,於是我們由開始的一千棵發展到五千多棵,收成將近有三十多萬斤,淨利潤也賺到了三十多萬元。

伴隨著水果的高產量和高收益,家家戶戶都改善了生活條件,一時之間,村裡的人都懷裡揣著厚厚的票子,到商場裡購買各種電器,有的還買了汽車。鄉親們的生活條件日益增高,他們的心裡都樂開了花,紛紛將兒女送往縣城,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更高等的教育。

我和紅毛掛著董事長的招牌,每天到果園裡轉轉看看,就非常的滿足。看著喜人的豐收盛況和那些被車拉走的水果,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和驕傲,我們相信,只要找對了方向,就能為大家帶來利益,就能走的很遠,非常遠……

樊家鎮富了,鄰近的那些村子也紛紛效仿我們村,開始大量種植水果個各種蔬菜。他們沒有經驗,就到我們村參觀和學習,我們村裡的人,不輪男女老幼都一律熱情招待,管吃管住還管傳授種植技術,甚至還上門服務,親自指導他們栽培育苗。

一時之間,我們樊家鎮是聲名遠播,就連外省的人都來我們村學習和參觀。

喜歡我為國家挖古墓請大家收藏:()我為國家挖古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