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不願那就報官,公堂上見了面,由不得他們不賠。”
“我也是這樣跟爺爺說的,可爺爺說當官的都只認錢,我們家沒有錢,打不了官司。”馮四哥垂下頭。
蔡縣令統治時間太久,蔡縣令之前的官也不清白,以至於馮爺爺對當官的有刻板印象,不信任官府。
“如今換了新縣令,打官司不要錢。”許見秋道,“再者,就算要錢,去縣衙問一句又不會少塊肉。”
馮四哥點頭:“是這個理,我打算明日就去報官。”
“好,明日我送你進城。”
馮四哥想了想,沒有拒絕好意:“那就多謝了。”
許見秋彎唇露出一抹笑:“鄰裡之間不必言謝。”
若是馮四哥此案能夠秉公辦理,陳家人得到嚴厲處罰,其他人就不敢效仿了,他和祁勝也就不必上堂重審。
豁然間柳暗花明,許見秋腳步都輕鬆了。
次日,祁勝將他們送到鎮上,而後藉口說腹痛,留在許家,換許見秋趕車。
他學過如何趕車,只是身為哥兒,真正讓他趕車的機會不多,不太熟練。
但也無妨,慢些趕驢便是了。
去往縣衙的路上,馮四哥心裡充滿了忐忑。
他比許見秋還要小一歲,才十五整歲,別說去縣衙告狀了,他甚至沒有來過木城,沒有和衙役說過話。
但過程卻出乎意料得順利,擊鼓鳴冤後,衙役便去通稟,不一會兒,就有人帶他進去,詢問事件經過,做了記錄。
“大人日理萬機,案件無數,你的案子得排隊。”官差全部記下後道,“少則三日,多則十日,會有人去你家通知你何時上堂公審。”
馮四哥連忙點頭,表示知道了。
到這裡,“報官”這一階段便結束了,直到出了縣衙,馮四哥仍有些不敢相信。
他方才一文錢沒花,事情竟就辦下來了,他也沒有被呵斥。
世道是真的變好了,他心想。
“四哥兒?”許見秋喚他,“你可有東西要買,若是沒有,咱們便回鎮上了。”
馮四哥回神:“沒有,回去吧。”
他只想買幾斤棉花,鎮上的棉花價格比城裡便宜。
二人回到鎮上,恰好是正午,便在食館吃了飯,然後去買棉花。
棉花鋪子離食館很近,走著就過去了。
棉花鋪子狹小,四周架子上塞滿了棉花、棉被,落腳的地方不多。
馮四哥要買三斤棉花,老闆報價說七十文。
“往常不是六十文嗎。”
“六十文那是夏日的價格,如今什麼季節了,再過段時間便入冬了,家家戶戶都買棉花,價格自然上漲。”老闆一副很無奈的模樣。
可若是七十文一斤,馮四哥準備的錢就不夠了。
他當即還價道:“老闆你這價格報得太高了,昨日我鄰居嬸子買了兩斤棉花,還是六十文一斤,不可能一日時間漲價這麼多。”
“越接近冬天,價格變化越是大,這都是正常的……”
二人討價還價著,許見秋餘光瞥見又有客人進來,提著個食盒,還是認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