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挾得勝之師速復宛城,陣斬賊首趙弘、孫仲、韓忠等將,分遣諸將收復南陽各城,不日皆平,班師回朝,朝廷自有封賞不提。
劉備領兵隨朱儁返回京師洛陽多日,眼見剿黃巾諸將皆有封賞,獨有自己,苦無門路,空留京師不得訊息,終日與關、張枯等。劉虎自在城外大營約束眾軍,操練士卒,一日,關、張入城吃酒,劉備獨坐帳內,張虎入帳拜見。
“某觀主公多日憂慮,未知何事?”張虎進言道。
張虎雖出身微末,未通詩書,然剿滅黃巾之戰中,亦曾多次獻計,劉備早已不以庸人視之。自從軍以來,眼界既開,更兼苦讀經書,勤思好問,正可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並非當日只知逞勇鬥狠之輩,劉備待之甚厚,遇事多於之商議,今見張虎詢問,並未驚異。
“我等當日起兵平賊,今黃巾既滅,諸將皆有歸處,我等雖略有功績,卻未知朝廷之意如何。”
“敢問朝中之事,主公如何看待?”
“唉!中涓貪愚,矇蔽聖聰,朝廷諸公,無力制之,朝政日益靡廢。各地剿賊,多募兵勇,權勢益重,異日必然為禍。!”這群宦官天天想著賣官撈錢,皇帝也不管,朝廷的大臣又搞不過他們,各地經過黃巾之亂,招兵買馬,腰桿子都硬了,以後肯定要出事的。
“敢問主公之志!”老大你想過將來沒?
“吾本為漢室宗親,立志報效朝廷,光復祖業,重振家聲。怎奈,我等雖大小數十餘戰,屢建功勳,然不為上賞識,苦無門路,不得一展抱負!”
“大丈夫立於世,當以何為先?”老大,你覺得想混出名堂,什麼是根本?
“自當以信義為先,人無信不立!”當然是名聲最重要了,名聲臭了,絕對玩不下去的。
“主公欲展鴻鵠之志,可願暫受忍辱,投身他人門下以做進身之階?”要不咱們找個靠山,先在官場上站住腳了再說,受點委屈不算啥,低頭就低頭,來日手上有權有勢了,也好一展抱負,老大你看怎麼樣?
“吾非不能忍辱,只是遍觀朝中諸公,未的其人。”我也是不是迂腐之人,受不得委屈,只是我想貼人,人家不鳥我啊!
“大將軍何進,本豪強出身,向為世家所輕,屢親大族,我等寒門必不為其所重,不可為之依!”何進這傢伙啊,自己出身不咋地,雖然身居高位,卻被世家大族瞧不起,自己也覺得自己是人上人了,根本不屑於招攬寒門出身的人,已經背叛自己出身的階級了,咱們不能跟他玩,況且他也不待見咱們,這條路是死的。
“世家門閥,相互結黨,視官職如己出,私相授受,且只顧門其生故吏,向來輕視寒門,亦不可為之依!”世家門閥自從光武帝中興後,膨脹的厲害,就喜歡搞門生故吏那一套,今天舉薦你家的後輩弄個孝廉,明天你舉薦我升個官,互相吹捧,沒事評個八廚,論個八駿什麼的,推來薦去都是他們圈裡的人,外人壓根插不進去腳,想靠他們,跪舔他們都嫌棄,不用指望了。
“主公以宦官所為如何?”老大,那幾個太監乾的事,你是怎看的?
“閹醜誤國!賣官聚財,恨不能生啖其肉!”死太監就知道賣官,不知道老子窮嗎?國勢這麼糟,都是讓這幫小丑給弄的,真想宰了他們煮了吃!
“主公此言差亦!宦官乃皇帝近侍,帝寵則榮,帝倦則衰,豈敢猖狂?其所為,帝豈不知?賣官之事,恐為帝意!吾償見高門之惡犬,見人則露爪牙,一旦為主家不喜,逐出門外,惶惶喪家,俯耳夾尾,或流落於野,或為釜中之糜。”老大啊,你沒看明白啊,那幾個太監不過是靈帝養的狗,喜歡了抱懷裡摸摸,不喜歡了中午主菜就是它了,出門到處亂咬,你以為靈帝不知道啊,他故意的呢!
劉備大驚:“此話怎講?”
“世家門閥私相授受官職,各執大義,視權柄為己家,門閥弟子雖有俊才,然多為清談之士,於國事無益,帝無制,乃使宦官賣官與之相爭。”
世家大族把官職當禮物互相送,互相舉薦,而且還佔著道義,開口就是某人乃大才,請徵辟朝中為官,皇帝若不答應,那就是昏庸,使遺賢在野。
皇帝能咋辦,你們說的對,那就派個車接來吧,來了一看,特麼的只會天天瞎嚷嚷,句句不離先賢,還動不動都喊老子昏君。裝修一下皇宮,你們說國庫空虛,公務員還沒發工資呢,老百姓還等著賑災呢,納幾個妃子,為俺老劉家開枝散葉,先帝就是因為沒兒子才讓老子撿的便宜,所以多生兒子很重要,你們就送一堆自己家族的女人,天天指望著當外戚,等老子掛了,好欺負老子兒子!老子就不上當,弄個屠戶的女兒氣死你們!
你們不是喜歡當官嗎?得,老子也爭不過你們,你們對行了吧!來、來、來,想當官可以,給老子錢!不能你們當官了摟錢,個個富的流油,國庫空虛不說,內帑也是空的,這窮皇帝沒啥當頭。張大、趙二給老子上,使勁的咬,看他們誰敢打你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備也算是有遠見卓識的人了,黃巾之亂剛起,朝廷下詔各地自行募兵守備的時候,他就看出後面的影響了,當時說的是“域內竟為何人之所有,尚未可定也!”就是說以後的這畫地盤的事誰了算,還不好說呢,說不得在下也要爭上一爭。其人一生不管怎麼潦倒,都能堅持本心,以“仁義”為本,不管是真偽,都是很厲害的,若是偽的,就更不得了了,一個人裝一輩子仁義,他也就無所謂真偽了,畢竟行的事都是真的,不是言行不一之輩。
而且後面在稱帝建國時平衡諸多派系上,重用益州派制衡元從派及荊州派上,政治手段相當的成熟,從而得以迅速的穩定益州人心。用人上面,重用魏延,看出馬謖空談,只看魏延那番話真讓人提氣,比關二爺守荊州的承諾的靠譜多了。劉備以魏延為漢中太守,問魏延你不準備說點啥?魏延相當豪氣的說“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併了他。”果然魏延鎮守漢中十年,曹操未進一步!
對待這兩人上面,諸葛亮和劉備的意見恰恰相反,實事證明,魏延確實可以獨當一面,但諸葛亮從來都是把魏延當個先鋒打手用的,以至於被楊儀構害,實在為魏延可惜。魏延從外貌到性格,甚至兵器都和關羽高度像似,都是赤面長鬚,鬍子短了點;都是持才傲物,才能弱了點;都是用刀,寶刀差了點,簡直就是弱化版的關羽。諸葛亮本來就對關羽有點難指揮心裡煩,華容道放曹就是諸葛軍師故意坑他的,讓他日後見了本軍師矮一頭,生怕再養出來一個,所以處處壓制,不需要你魏文長髮揮,老老實實聽指揮上去剛就行了。
所以雖然劉備的政治眼光很高,但是,畢竟受限於歷史的侷限性,跳不出當前的框架,不敢,或者說壓根沒想過靈帝為啥明明知道自己在瞎搞,還搞的那麼起勁。
聽到張虎的一番言論,驚的半晌回不過神來,戟指著張虎:“汝。。。。。。汝。。。。。。汝。。。。。。休的妄加揣度聖意,言此亂語!”
張虎心知此論過於驚人,劉備難以接受,在劉備的心中,帝國是偉大的,皇帝是聖明的,世家大族雖然私心重了點,但是都是國之棟樑,壞人就是該死的太監們,殺了那幾個太監就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而你個鄉下野人,無知小卒,居然跑老子面前胡說八道,說太監們其實是狗,咬人是因為主人指使的,而且咬的都是主人討厭的人,主人不喜歡狗了,隨時成野狗,要麼到處流浪,要麼被人煮在鍋裡吃了。這特麼的是毀我數十年三觀的論調啊!你讓我靜靜,我捋捋思路,麻蛋,早知道今天不和你說話了!太嚇人了!
喜歡苟在漢末請大家收藏:()苟在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