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親早喪,山野愚夫,未曾得賜。”
“為子死孝,為國死忠,吾賜汝字’子忠’,汝當深體吾意。”
“弟子謝先生賜字,必不敢忘先生教誨。”
劉備三人辭別盧植返回城外大營,遣散眾人,翌日即往定州安喜縣赴任。
張虎在盧植家中住下,早晚研讀《春秋左傳》,但有不明,即向盧植請教,盧植俱悉心教導,多有問答,張虎皆一一應答,無有差錯,盧植對張虎甚為滿意。
盧植藏書中有一卷《孫子兵法》,張虎求閱,盧植亦時常為張虎講解,漸有所得,張虎喜不自勝,愈加勤勉。
張虎在街市上買回空白竹簡,筆墨等文具,徵得盧植同意後,開始撰抄這兩本書籍,前世的時候本來就會些一些毛筆字,倒是不用如新學者一樣從握筆開始學起,雖然字型沒什麼風骨,倒也是端正。在竹簡上寫字,寫錯了,需要用小刀颳去,倒是很方便,所以刀、筆不分家,嗯,相當於鉛筆配橡皮檫。
盧植平日裡無公事,都是在家中讀書,不喜士大夫們的那套歌舞宴飲,往來交際的也不過是蔡邕、楊彪、馬日磾等當朝大儒,張虎不過是名記名弟子,暫充書童罷了。有客人來訪,做些迎來送往,端茶奉水的活,沒人介紹他,也沒人關注他,開口說話都是固定套路那幾句,呵呵,繼續當路人甲。盧植可不會給大家介紹到,此乃某某某,有經天緯地之才,定國安邦之能,得之可安天下,大家求關注,求幫他宣傳,介紹工作。。。。。。眼神在他身上停留絕對不超過三秒,張虎可是看的真真切切!
罷了,罷了,功名之在馬上取,咱自靠手中刀去搏,不需要別人吹捧。當時刻謹記留在洛陽是為了求學,有了安身立命的本身傍身,來日才有所成,切不可荒廢這場機緣,流連於京師繁華,更何況從後世來的主會認為這時代的洛陽城繁華?你確定說這話的時候是摸著良心的?
自中平元年平滅黃巾,劉備遣散諸將,寄身盧植家中求學,到如今中平六年年,在洛陽城已經生活近五年。這盧植不愛交際,除了偶爾有人上門尋訪,基本沒啥人來,除了上朝處理公事就是回家讀書,吃了黃巾時期被罷官的虧,現在在朝廷裡也不吭聲了,由著他們鬧,只是有時候被大將軍何進給請去聽他們聒噪,也是不發一言,問的急了,搪塞幾句。平日裡宅在家中教導張子忠,張虎前世就是個宅男,對這種太平歲月宅在家裡讀書的日子是一點都不慌,兜裡的遣散費還有不少,劉備感念張虎剿黃巾時出力甚多,又考慮到洛陽物價高,臨行前賞賜頗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若不是想著這洛陽城過幾年便要被那煞風景的董卓一把火燒燬實在可惜,張虎實在不願意花時間在洛陽閒逛一番。洛陽遍地王公貴族,世家子弟,這麼說吧,站到子午大街上的醉客居二樓,隨手扔個物件下去砸個人,都有可能是有背景的。張虎實在不願意為撞上這種狗屁倒灶的破事浪費時間,若是跑不掉,平白折了性命;就算跑掉了,逃出洛陽城,被人家弄個通緝在身上,怕到是不怕,實在噁心人,關鍵是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學習機會沒了,簡直是血虧。什麼路遇惡少啊,英雄救美啊,簡直是無聊死了,咱又不是專門來打擊街匪路霸的大俠,瞎摻和啥啊!
至於說上夢仙樓去風花雪月,那就更不用提了,雖然前世還是個純情小青年,但是思想還是比較保守,更何況盧植是個品行高潔的人,不好這口,若是讓他知道了,不說打折腿,只說捲鋪蓋滾蛋,再送一句“輕而無儀”標籤貼身上,後悔藥來一粒?
張虎這五年變化可是大得很,早晚讀書習武,心無旁騖,除了偶爾隨盧植去郊外溜達溜達,基本沒任何社交,原因很簡單,身份不夠,盧植去的場合他就是充個書童僕從,跟誰社交去?達官顯貴家的僕從誰是未來會發跡的隱藏人物?能否推薦認識下?所以啊,連曹操、袁紹前來盧府拜訪,都沒在他身上停留超過三秒的目光,只是記得盧植家的書童是個相貌堂堂,頗有勇力的小廝。嗯,從光和七年到中平六年,六年了,還是個小廝!十六從軍徵,十七始讀書,今年才二十一,諸葛先生讀到二十八才出山呢,咱不著急,日後有的是建功立業名揚天下的時候。
心中無雜念,這書才能讀的更好,在盧植用心教授下,結合一年的征戰經驗,統兵作戰這塊業務那已經是達到初窺門徑的地步了。盧植對這個弟子是相當的滿意,前面教的學生,都是隨堂列席,聽多少算多少,這張子忠享受的可是一對一單獨輔導,盧老先生生平戰績都不知道翻來覆去舉過多少遍了,肚子裡的貨早就所剩無幾,逼得老先生沒辦法,開始教授儒家的其他典籍,這不,張子忠正捧著《周禮》研讀呢。
這幾年朝堂裡風起雲湧,太監們賣官的買賣做的越發紅火,前面還是問新任職的官收錢,估計是太少,賺的不夠和靈帝分賬,開始拓展業務,往現有官員身上下手了。從三公開始,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按等收錢,給錢你就繼續當,沒錢?趕緊滾蛋騰位子出來,別耽誤雜家發財。這不,前太尉崔烈就沒交錢,尋了個由頭,捲起鋪蓋回家,騰出了位置,曹阿瞞的爹,大司農曹嵩立馬就交錢,成了新鮮出爐的太尉,位列三公!不愧是掌國家財政大權的官,撈錢相當利索,隨手就能買個頂級官帽子戴戴,豪氣的很!
這下好了,大家都開心了,靈帝領著太監賣官,世家大族子弟無才的,本來以為這輩子就是舉個孝廉,混到郎官的命,現在拿錢就能買到!就說你想買那個吧,進門出門的事,再也不求人了,死後碑上就可以寫的很漂亮了,後人逢人也能說咱家也是幾世幾公了!至於錢?窮酸,錢能解決的事那也叫事?當了咱大漢朝的官還愁沒錢?我勸你還是回家賣蘿蔔更有前途!
這事唯一不開心的就是沒錢的窮酸書生,沒錢你還這麼官迷?老老實實回家讀書碼字去吧。前前後後好幾個人窮鬼為這事上靈帝那裡鬧,不敢罵靈帝,只能逮太監們罵。開玩笑,靈帝天天躺在錢堆上數的那麼開心,你跑來嚷嚷說停止這塊業務?全讓靈帝給懟了回去,太監們也大膽,一律抓大牢裡,讓獄卒下黑手給結果了。就連平賊三帥的皇甫嵩、朱儁都倒了黴,這倆愛惜羽毛,不管有沒錢,反正這錢是沒交的,結果剿賊賞的紅頂戴,全都給摘了。反倒是盧植因為只是官復原職,一個小小的議郎,上朝不吱聲,都沒人發現你來沒來的角色,手上半點權都沒。張大、趙二的業務還沒拓展到這種小官身上,倒是無事。
ps領軍時授的中郎將是臨時的,打完仗交兵權的時候就收回了,不是常設,常設的中郎將是那些護匈奴中郎將、護烏桓中郎將等。
喜歡苟在漢末請大家收藏:()苟在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