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李縱這個殿中尚書並沒有一個十分嚴格的辦事處。
李縱每次當值的地方,是離皇帝上朝最近的一處偏殿,名為體仁閣的地方。
先不說這地方偏僻,就是連這閣的名字,那都不是一般人所熟知的那種。
不過,此閣名雖說偏是偏了點,但再細細一想,卻又是別有韻味。
所以,李縱對此還算是蠻喜歡。
今日早上一到,這下頭的人便都向李縱一一行禮。
是的!
雖說他這殿中尚書,就是一個保安科科長,然而,下頭還是管著不少人的。
這負責記錄每日大小事宜乃至考勤的文書,各組巡邏的隊長,以及秘書參謀。
他雖然可以一個人撐起給皇帝出謀劃策的職責,然而,有些時候,他也需要聽聽別人的意見。
畢竟俗話都有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
除了一方面能夠減輕他的負擔的同時,另一方面,他也需要結交一些關係不是。
即便,他此時把這些關係,還處理得很淡。
還有當然了!像是文書、隊長,秘書參謀這些職位,統統都是他自己定的。
眾人見得李縱出現,紛紛行過禮,而後又議論道:“今日尚書的心情似乎還不錯。”
“他這人本來就是如此,你可見過他有心情很壞的時候?不過我倒是聽說……”
然後,兩人便八卦起了李縱的新宅子,還有李縱的妻子。
正因為李縱把妻子接來了,所以,這心情自然是不錯。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秘書參謀,李縱原是想分別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下面都選一些年輕的弟子來充任的。
然而,找來找去,似乎也只找到一個比較適合的,那就是當朝司徒荀畈的孫子,荀闓,這荀畈作為司徒,年輕時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他年幼時父母便雙亡,只能跟著外祖母一起生活,有一次風水先生來看他們家蓋房子,在無意中看到他之後,就預言,當出貴甥。
後來他長大後,也是長得儀表堂堂、風度翩翩,按說應該是人見人愛,但偏偏,卻為人有些遲鈍。
而且,又不願意用花言巧語去討好別人,所以周遭的鄉里人都不看好他。
就連當時作為吏部尚書的他的一位堂叔,都不看好他。
後來,長大後自然要像李縱這樣去謀一份官職,但因為他實在不怎麼樣,最後,便被他吏部尚書的堂叔派去了守水碓。
這水碓,就是用來舂米的東西,這在古代十分重要,因為這無疑相當於一座自動化‘工廠’。
在李縱穿越前的朝代,唐朝,那什麼公主,還因為水碓,而跟寺廟產生了矛盾,可見這水碓的重要作用。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