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章 張飛vs紀靈求票,求追讀

現在潘、劉、孫三家合夥攻城,必定能勝。

潘鳳看了看黃曆,找了個吉時,約定後天子時一刻開始攻城,讓人把信送到圍壽春南門的孫策。

而潘鳳則繞到壽春西城門,劉備在北門,子時一刻,三路兵馬一塊兒攻城。

其實對於孫策這回能打袁術,潘鳳也是大感意外的,畢竟孫策可是跟過袁術的,這樣算起來,袁術還是孫策的舊主,這麼打的話,就太不近人情了,但話說回來了,袁術這樣的人,誰願意跟他講人情啊,十八路諸候討伐董卓時,他做為副盟主,老是剋扣別人糧餉,名聲早就臭十萬八千里了,曹操對他的評價,只有四個字——冢中枯骨。

袁氏兄弟各自手上都有一副好牌,只可惜都打了個稀爛。

當然,如果不是潘鳳的到來,袁紹一定會佔領青幽並冀四大州,勢力達到巔峰時期,但就是因為潘鳳的到來,才讓這一世的袁紹折斷了翅膀,想飛卻飛不起來。

無論在什麼時候,攻城的消耗都是最大的,兵法有云,攻城為下,這是孫夫子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經驗,也就是說攻城在什麼時候,都是下下之策,是萬不得已之時才做的決定。

如果你沒有必勝的把握,攻城就是給人家送人頭,諸葛亮為什麼只想把司馬懿引出來,不敢去攻城呢,就是因為諸葛亮知道,攻城無異於白白送命,最後還拿不下,與其這樣,倒不如不攻。

潘鳳做這個決定,也是經過全面分析的,第一就是現在三路大軍合圍壽春,聽上去就很嚇人。

第二是袁術手下大將身受重傷,這就等於削弱了袁術的力量,同時也令對方士氣低落。

第三是這邊的猛將多,如關張趙,陳震,潘鳳就更不用說了,都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現在潘鳳是將猛猛一窩,只要大將勇猛,手底下士兵就底氣十足,士氣自然高漲。

有這三個理由,此戰必勝。

三路聯軍僅用了十個時辰,就把壽春城給攻破了,率先攻進城的,自然是潘鳳所領的大將,勢如破竹。

袁術領殘兵敗將,倉惶逃往廬江方向。

戰事進行的異常順利。

只不過孫策比劉備與潘鳳率先進入袁術皇宮,等潘鳳與劉備到的時候,孫策已經從宮裡出來了,“潘太尉,現在袁術大敗,江東仍有事要處理,在下先回。”

按理說打了勝仗,要慶祝一番才能走的,不知道孫策走得如此急,是何原因。

當下潘鳳也沒想那麼多,反正人家這回出兵,算是幫了大忙了,沒理由不讓人家走,於是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強留了,待在下回到幷州,將你的功勞奏明天子。”

孫策率本部人馬走了。

“潘太尉,這姓孫的就這麼走啦,他在皇宮裡轉了一圈兒,大包小包的,可順走不少財物啊。”張飛看著孫策軍揹著沉甸甸的東西,有點兒羨慕。

潘鳳又不是沒長眼睛,孫策這回立了功,拿東西也算理所當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了,這兵慌馬亂的年代,誰還不缺錢啊,要不然董卓、曹操幹嘛要倒鬥啊。

不過潘鳳早就想過了,袁術這種小肚雞腸的人,能留下什麼珍貴的財寶啊,都是些看不上眼的,稍微值個三核桃倆棗的,說實話拿著還不夠累得慌。

潘鳳沒回答張飛的話,這種混戰狀態下,本來就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十八路諸候討伐董卓之時,不就是這個理嗎?

孫堅率先攻進洛陽皇宮,將宮內剩餘財物洗劫一空,當然最重要的是拿到了傳國玉璽。

董卓當年遷都長安,為何將如此重要的傳國玉璽留下,直到兩千年後還是個謎,不過最大可能就是遺忘了,不然就董卓這種睡覺做皇帝夢的人,怎麼可能會丟下傳國玉璽呢?

眾人走進了袁術所謂的皇宮,從外表來看,並不輸洛陽皇宮,幷州的皇宮自然比這個要遜色一些。

進去之後也是富麗堂皇,宏偉壯觀。

雙方領著人在皇宮裡尋摸了幾圈兒,張飛這裡踹一腳,那裡蹬一下的,連個屁值錢的也沒找到,嘴裡罵罵咧咧,“啥也沒有,一把火燒了得啦!”

古人動不動就燒房子燒皇宮的,豈不知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啊,潘鳳堅決不同意燒皇宮。

正在這時,也不知是誰叫了聲:“太尉,有發現!”

眾人皆尋聲望去,只見一個小兵捧著一個黃色的包袱,裡面包著的東西四四方方的,明顯是裝官印的盒子,或者是裝玉璽的盒子。

潘鳳心裡大概猜測了一下,然後問道:“這是在哪裡發現的?”

小兵指了指旁邊一具屍體:“在這屍體下面壓著的。”

潘鳳讓人將屍體翻過來定睛瞧看,從穿著打扮上看,像是袁術的內侍,難道他抱著玉璽要跑,被人一刀砍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