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們還有一個自稱為膚淺的見解,那就是貨幣流通的成熟效應。
貨幣流通的越頻繁,人人手中都會覺得寬鬆許多。
反而是他在那些地主鄉紳的地窖裡,難以讓國家和百姓在貨物流通和財富標記的過程當中得到實惠。
說起財富標記,這並不是一個穿越者們認為教科書一般的說法。
貨幣確實有這類作用,但在實際生活當中,國家發行貨幣去響應創新,維持國家的基本運轉,才是大家更習慣去觀察的方向。
穿越者們的國家怎麼執行?其實朱佑樘並不瞭解。
但他好像似是而非的聽懂了穿越者們的描述。
那是一種他們稱之為赤字經濟的描述。
國家印錢。但卻是透過招募勞動力的方式,以大型企業唯一載體,以大型專案為名義,將這些錢讓老百姓用勞動的合法方式賺走。
這樣開啟他們的流通之路。老百姓可以用之購買吃穿用度,也可以用來投資,冒著一定的風險去賺取利潤。
這些利潤從哪裡來呢?
從創新裡來,也就是從國家標記財富所新發的貨幣當中來。
這樣週而復始,國家自然需要發行更多的貨幣。
對於國家來說,當然相當於是一個無底洞。
因此像銅錢這樣的金屬貨幣,因為牽扯到採礦量的有限,顯然是無法滿足國家需求的。
所以紙幣應運而生。
宋元時期紙幣和金屬貨幣還是交叉使用的。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用一招即為前衛的理念將紙幣定為唯一合法貨幣。
金屬錢幣從此一定程度上退出了流通市場,但因為積習難改,這一政策沒能堅持多久。
不過穿越者們大多肯定了朱元璋的這個構想。
他們認為就應當以紙幣為基準,建立與維持紙幣與金屬貨幣的兌換信用。
採取赤字經濟盤活流通渠道。
輔之以創新、海外掠奪之類的手段去創造新財富。
當然這個方案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要透過教育,讓所有的人都參與到這個迴圈當中去。
因為這其中的每一個迴圈都離不開人才。
而大明朝的人才教育。在穿越者們看來是相對落後的。
這下子,盧姑娘曾經提議過的學堂,恐怕再也不可能不成立了。
喜歡朕要抓穿越請大家收藏:()朕要抓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