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只用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幾乎奠定了自己的證據。
“那條船最少可以用多少人開起來?”
幾個老科學家交頭接耳了一下,給出了一個答案,但朱厚照沒有聽,因為他知道錦衣衛會問另外一個問題,這些人都是誰?
不久之後,這個問題的答案被以名單的形式交到了朱厚照的手中,同時貼心的錦衣衛還執行了一下滲透工作,詢問了傳承了哪些崗位,是生手比較容易掌握的。
他們準備派人和學徒到船上去工作,瞭解那條船究竟是怎樣運作的。
朱厚照對此大為興奮。
他知道穿越者的那些東西都是不好擺弄的。
通州繫帶來的那幾輛南非產的自行火炮,就讓兵部的那些官員們好一陣頭疼。
最後還是錦衣衛出手,將約書亞等人打了個半死,才終於拷問出合用的結果來。
後來並不組織太學裡的學生去學習這些武器和車輛怎樣使用,翰林院也派庶吉士前去觀摩了一下。但他們都掌握的比較吃勁。
這一過程甚至浪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
如今事情已經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三大營計程車兵都有很多學會開車了。
不過因為燃油的問題無法解決,那些車輛有很多都已經被封存了,相關的討論以及洩密的可能,恐怕現在也已經徹底杜絕了。
但那條科考船上的燃油是夠跑到南極去的,南極在哪裡穿越者們給老皇帝標了,也給新皇帝說了,但好像只有老皇帝心裡有數了。
那麼遠的路都還能跑回來,去一趟倭國算得了什麼?
於是,這條完全可以在《臨高》當中充當聖船的科考船,就這樣讓人送瘟神一般攆走了。
據說這條船上還有對付金魚的東西,不過朱厚照是沒有親自去檢視過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是那些科考隊員們,在無意當中得知,還有另外一批穿越者在錦衣衛遭受酷刑、折磨和壓榨的之後,他們很識時務的加強了自己的配合工作。
為此,他們得到了更高的待遇。
比如他們有一些人可以選擇不出海,也有一些人可以選擇出海之後跟著回來,有一些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留在日本。
留在日本的這些人甚至可以得到錦衣衛的保護,當然他們要和錦衣衛一起冒險。
穿越者們對“一起”這個詞非常贊同。
他們覺得自己有可能是被接納了。
原先他們以敏銳的姿態察覺到,由於土人們已經熟悉了穿越者可能帶來的危害,因此防範心理會特別嚴重,所以接納的過程絕不會像想象當中的,如同網文一樣順利。
後來他們在被圈禁的時候就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但現在情況似乎終於出現了一些改觀。
甚至有人象徵性的得到了錦衣衛當中的某些官職。
不過他們的職位都不高,反而受到了新框架的約束。
有一些人被從他們當中帶走了,據說是前往其他地方工作去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又是生是死。
但大部分人因為科考船比較難於操作的問題,而成功地留了下來。
不過這一次他們恐怕終究要分散到各地去了。
甚至出發的時候,他們就被安排在了不同的船隻上,也有很多人不願意上那些看起來很危險的木船。但是錦衣衛沒有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富有遠航經驗的水手在大明還是比較稀缺的,這群人以後說不得都是重點培養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