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可以滿足一些其他的作用,比如說運輸小重量的貨物。
這對於他們的這個工程來說也是很有用的。甚至可以在工程進行的同時去跑一些其他的運輸生意。
隨著類似情況的增多,王安北的才華也終於為眾人所知。
除了稱讚之外,有很多人也還穿著好奇羨慕,甚至別有居心的接近王安北,希望能夠從他那裡學到一林半爪。
有意思的是王安北對這些人沒有絲毫必走自尊的意思,他幾乎是傾囊相授,將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全都教給了他們。
就連躲在附近觀察這一切的涼千平,也都快變成半個造船專家了。
當然他沒有忘記,讓手下們整理王安北的各種理論,並且匯總成冊送到了杭州去。
杭州那邊,那些已經投靠錦衣衛,並且負責造船的某些穿越者,隨後便彙集本土工匠琢磨起了王安北的各種理論。
很快一個驚天的結論得出,王安北掌握的各種技術細節,尤其是那些需要翻閱資料才能夠明確的具體資料,都詳盡的讓穿越者們感到驚訝,要知道他們可是帶了相關資料才穿越的。
隨後,經過一系列的評估穿越者們認為王安北的水平遠在自己之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涼千平的任務,一下子也因之而變得沉重起來。
他知道,老皇帝最在意的事情之一——使用大明船的外形和穿越者的技術製造的新式帆船——也在這次評估當中被穿越者自己給否定掉了。
穿越者們的設想,雖然看上去非常可行,甚至已經有船下水,並取得了不錯的海試結果。
但他們一致認為那樣的設計比起王安北來,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於是有人立刻打著伯虎堂的名義,跑到江陰來尋求合作的機會。
當然,他們不會透過麻小五這條線,而且也不準備冒冒失失的就跑去談判。
錦衣衛和西廠的特務們,最擅長的工作之一,就是像編劇和話本作者那樣,製造一連串能夠用常理解釋的尋常之事。
於是,就連“船塢”——明朝人並不用這個稱呼,而且皖北的設施也還很簡陋——裡的那些船工也很快知道,從杭州方面來了一位貴客,不但要在本地採購船隻、絲綢、瓷器,還因為覺得挨家採購太過麻煩,竟然想著把各家東主都請過去,用一頓飯的時間把生意談完。
這樣豪橫甚至有些跋扈的舉動,自然是備受矚目的。有些商家甚至不願意被當成菜筐裡的蘿蔔,被一股腦的處理掉。
唐明也是不太想去湊熱鬧的。但是很快曾經幫助過他的某些官員便找上門來,說是正在幫那個伯虎堂“協調”此類問題。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剛在協調這兩個字上佔的便宜,如今就有可能吐出去了。
不過他很快被告知,這樣的擔心或許是有些多餘的。
甚至他自己也知道,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商號,引起同行的關注,那也是必然的。
而且,更何況,伯虎堂的後臺東家竟然是自己的直系祖先之一,唐寅。
喜歡朕要抓穿越請大家收藏:()朕要抓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