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榨取、開灤、患病

因為不肯與穿越者的朝廷搞好關係,所以他的企業經常受到排擠,甚至連他的名字,常敬偉這三個字,在當地都儼然成為了一個忌諱。

倘若不是他和唐明一樣在軍隊裡呆過幾十年的緣故,恐怕早就已經被某些人給整死了,他的戰友們後來頗有一些成為了地方實權人物,甚至有人為了幫他擺脫危險而險遭不測。

在那個幾近蠻荒的年代裡,有些人的手段是頗為不堪的。

但正是這麼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一事無成的人,卻自有他的人格魅力在20多年前,他穿越到了常州一戶普通的富豪家裡,憑著他對商業的理解,核對軍隊紀律和精神的延續,在成年之後就將家中生意抬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可是就在他要燃脂海上貿易的時候——當時海上走私確實是沿海各個世家門閥的重要財政來源,恐怕沒人會留意到他是個穿越者。

而當時,因為科考船的出現,盧惜君想到了許多大航海時代的歷史,雖然大部分都是中學課本上的內容,但因為海貿在宋代就已經頗具傳奇特色,所以弘治皇帝很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此,海貿成為了穿越者第1個遭到重點打擊的標籤。

常敬偉也是在那個時候被逮捕的。

他們家族的生意也大部分都被錦衣衛暗中控制,甚至就是明面上的指揮。

但是,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常敬偉確實有它獨到的人格魅力所在。

不同於北宮文和李大嘴,他遭受過許多錦衣衛的酷刑虐待。但他卻用強硬的骨氣對抗著東廠的各種慘無人道的手法。

後來就連弘治皇帝對他的為人也大加讚賞。

再後來的事情就無人知曉了,因為皇帝的關注,錦衣衛對他的事情諱莫如深,甚至在他前往開灤婦人之後,也沒有人敢公然提到他的名字。

但現在,錦衣衛高層終於記起來了。

常敬偉是一名服役20餘年的偵察兵,在特種部隊這一觀念還不被格外強調的時候,偵查兵這三個字就是軍隊裡的精銳所在。

開灤雖然是主打媒體共同體,但那個地方畢竟位於邊境,而蒙古人作為一個遊牧部落,不可能對鐵器毫無追求,無論是刀劍還是馬具,對於遊牧部落那些部隊來說,都是增強實力的重要砝碼。

所以練兵保護那裡的礦廠就成為了眾人的當務之急。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挑選常敬偉這麼一個人的緣故。

但無論這個人取得怎樣的成效,錦衣衛都對於這樣的安排非常自豪——這是他們早就有的規劃之一,並非是出自穿越者之手。

一切力量,似乎在他們這群土著眼裡,只有轉化成武裝力量,才能夠讓他們覺得積極有用。

而這一點穿越者們當然也不可能看不到,但那個時候,通州系的藍圖還沒有落到錦衣衛手中。

待到通州事變發生以後,錦衣衛們很快注意到自己的想法和穿越者們實際上是不謀而合的,只不過穿越者們想的更靈巧,他們希望能夠在礦場附近編練軍隊的重要原因之一,竟然是方便為軍隊提供裝備帶來便利。

這在錦衣衛看來只不過是小小的好處而已,裝備固然可以就近進行,但也可以千里轉運,對於國家機要這樣的大事來講,跑趟腿,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可是煤鋼共同體的好處,又何止在裝備這一件事上,當常敬偉的構思開始,慢慢在開灤附近鋪開以後,附近的人煙便逐漸輻輳起來。

雖然現在也沒有到商賈雲集的地步,但那種寒冷之地,本來也不是生意人重視的地方。就算是當地,甚至塞北乃至遼東都司的各種產出,還不是乖乖運到中原來發售,才能夠獲得利潤。

然而這樣想固然是對的,但這一轉運過程,必定是需要在沿路有一些市鎮進行支撐的,如今的開灤,就成為了這樣的中轉站之一。

常敬偉帶去的那些原本用來監視挖礦工人的軍隊,在那裡領到的第1個工作,確實跟煤礦工人沒有半毛錢關係的。

那些過境的商隊,他是需要他們全副武裝、全程護送的目標。

而且,開灤極其附近到現在還在實行著為期三年的免稅政策,除了礦區附近一些虛置的關卡之外,整個轄境都是沒有人收稅的。

失去稅收對於當地官府來說當然是一件大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