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又是一飲而盡。
但這次,他開始覺得腦子嗡嗡作響了。
田掌櫃自然聽不到他腦子裡的聲音,反而繼續說道:“我家其實也做些造紙、繪畫裝裱之類的買賣,這些東西有時也販賣到倭國之類的地方。我看您選購瓷器的時候,並不在意那些大食人喜歡的型別,不知您是想要去朝鮮呢,還是倭國?”
田鑫乙其實才剛剛知道,大食人,無論是波斯還是那個什麼魯密國,都喜歡那些帶著經文的瓷器,至於中國傳統的色彩,他們是不怎麼喜歡的。
可是倭國人喜歡啊,畢竟他們如今也以小中華自詡了。
雖然在場的幾個姓田的都對此冷眼相看,但如果對方給錢的話,他們的這筆買賣還是要做一做的。
老天家固然有生存的壓力,即便他們當中有許多讀書人,一貫堅持著聖人之學,頗看不起海外的夷狄。
可是夷狄的錢又不是不能花,再者說了,讀書不好的人才會幫著家裡做這些事情。如果他們膽敢過早一句,你怎麼不考個進士出來,就足夠讓他們自慚形穢了。
考進士對於家族來說,其實是頗費錢糧的事情。
至於田百戶這邊,固然有看不慣我扣的一些地方,畢竟沿海早就已經有了他們騷擾的身影。
但大規模的倭寇洗澡還沒有爆發,同時,小中華所折射出來的一些異議,也緩解了他們對倭國的厭惡。
倭國之所以是以小中華自居。主要是因為元朝竊取神州之後,引起了那群日本倭奴的鄙夷。
可是推翻元朝的大明,難道就不鄙夷元朝了?
到現在他們還是一口一個騷韃子的叫著呢。
更何況兩國的官方往來當中,日本對於大明,至少在禮儀上還是比較尊重的。
他們仰慕中華之文化,甚至把自己改造成了小中華,這對華夏來說難道不是個小小的成就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少他田百戶是很驕傲的。
驕傲的都有些輕敵了。
這也是大明人大概普遍存在的心態。
當然許多大明人是不太瞭解海外形勢的。
也只有福建、廣東、浙江之類的地方才會如此的注意。
甚至他們都不會在飯桌上談起。
但福佬們在這方面總是不一樣的,
即便不是做海商買賣的人,也經常會談到類似的話題。
田百戶既然來到了這個地方,自然不能讓自己顯得是個門外漢。
因此他想都不想的就回答說:“我們少東家,想讓這條船在返航之後接著跑一趟倭國。”
“噢,那太好了,我們也想著去一趟倭國呢。不如我們同路吧,這樣也好有個照應。”
田百戶原來還想答應,畢竟他自己是沒有跑過那麼遠的地方的,而且其實大部分水手也很少跑那條線,但他旋即就想起了老皇帝的各種叮囑,其中不外乎一條,那就是要保守秘密。
他可是當過監工,知道那些造船的技術都有些與眾不同,旁人可能看不出差異來,但跑海路的人怎會看不出。
他不想讓自家的秘密外洩,因此便有些支支吾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