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裴琛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像是被點燃的小星辰。他用左手笨拙地取出戒指,小心翼翼地套在文泗的右手中指上。尺寸剛好,藍寶石在她蒼白的面板上熠熠生輝,像是黑夜中的燈塔。
“真好看...“男人滿足地嘆息,“像你一樣...“
文泗低頭看著戒指,胸口湧起一股陌生的暖流。十九年來,她從未擁有過任何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出租屋是租的,衣服是打折買的,連那輛五菱宏光小車都是二手的。而這枚戒指,承載著母親的過去和男人的心意,是她生命中第一件“珍寶“。
“謝謝。“她輕聲說,聲音裡的顫抖出賣了她的情緒。
鬼裴琛微笑著閉上眼睛,似乎耗盡了所有力氣。文泗輕輕整理他的被角,目光掃過男人平靜的睡顏——沒了平日裡的嬉笑調皮,他看起來如此年輕,幾乎像個小孩子。一個剛剛失去父親的小孩子,儘管那個父親差點要了他的命。
手機再次震動,是於警官發來的最新訊息,鬼振邦在押送途中突發心臟病,已送醫搶救。文泗冷笑一聲,這老狐狸肯定是在裝病,為逃跑爭取時間。她正要回復,另一條訊息跳了出來——
“葉卡捷琳娜·斯米爾諾娃已從莫斯科啟程,明早抵達香港。“
文泗的手指僵在螢幕上。母親...要來了?十年音訊全無,現在突然出現?她應該感到高興還是憤怒?這個拋棄她的女人有什麼資格現在出現?
窗外,一隻知更鳥落在樹枝上,歪頭看著室內的兩人。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病床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文泗輕輕握住鬼裴琛的手,感受著他平穩的脈搏。無論明天發生什麼,至少此刻,他們擁有這片寧靜的陽光。
4.
香港國際機場的抵達大廳人頭攢動。文泗站在接機口,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右手的藍寶石戒指。於警官站在她身旁,時不時看錶,而鬼裴琛則坐在輪椅上——林醫生本不同意他出院,但男人堅持要一起來。
“MU507航班已抵達...“廣播裡傳來機械的女聲。
文泗的胃部一陣絞痛。過去24小時裡,她設想了無數種與母親重逢的場景——憤怒的質問,冷漠的轉身,甚至是歇斯底里的哭喊。但此刻,當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現在通道盡頭時,她發現自己動彈不得,像是被釘在了原地。
葉卡捷琳娜·斯米爾諾娃比照片上蒼老許多。金髮已經染上銀絲,身材也不再是舞者的纖細,但走路的姿態依然優雅,像是隨時準備登上舞臺。她推著一個小型行李箱,目光在接機的人群中搜尋,最終鎖定了文泗。
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了。
十年。三千六百六十多個日夜。足夠一個嬰兒長大少年,足夠一個國家改朝換代,足夠一顆心破碎又癒合無數次。文泗看著這個給予她生命的女人一步步走近,胸口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
“阿泗...“母親開口了,聲音比記憶中沙啞許多,但那個獨特的俄式發音依然如故,“мойребенок...“(我的孩子...)
文泗張了張嘴,卻發不出聲音。所有排練過的臺詞都卡在喉嚨裡,變成一塊灼熱的炭。她應該說什麼?質問母親為什麼拋棄她?還是哭著感謝她終於回來?又或者乾脆轉身就走,像母親當年對她做的那樣?
一隻溫暖的手突然握住了她的手腕。鬼裴琛不知何時離開了輪椅,站在她身旁,用那隻沒受傷的手臂支撐著她。男人的體溫透過衣袖傳來,像是一根系住風箏的線,防止她被情緒的狂風吹走。
“你好,斯米爾諾娃女士。“他用蹩腳的俄語說,“我是鬼裴琛。“
母親的目光轉向男人,在看到他的羊毛卷和圓眼時明顯怔了一下。她似乎想說什麼,但最終只是點了點頭:“我知道你是誰。“
氣氛一下子變得微妙起來。於警官適時地清了清嗓子:“我們先去酒店吧,這裡人多眼雜。“
一行人沉默地走向停車場。文泗走在最前面,能感覺到母親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她背上,像是要透過衣服看清那些年的傷痕。鬼裴琛重新坐回輪椅,由於警官推著,時不時擔憂地看向文泗。
上車時,母親突然用俄語說:“你戴著它...我很高興。“
文泗低頭看了看藍寶石戒指,沒有回答。這是母親當年在芭蕾舞團的榮譽象徵,現在卻戴在一個連基本舞步都不會的人手上,多麼諷刺。
香港半島酒店的套房寬敞明亮,窗外就是維多利亞港的美景。但室內的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服務員送來茶點後,於警官識趣地告退,留下三人面面相覷。
“所以...“文泗終於開口,聲音冷得像西伯利亞的凍土,“十年了,突然想起來有個女兒?“
母親的手微微發抖,茶杯在碟子上磕出清脆的聲響:“我從未忘記過你,阿泗。每一天,每一刻...“
“那為什麼不回來?“文泗猛地站起來,聲音因壓抑的怒火而顫抖,“為什麼留我一個人在澳門?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嗎?你知道我...“
她突然哽住了,那些黑暗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酗酒的房東,猥瑣的賭客,無數個在浴室裡崩潰的夜晚...所有這些都是因為這個女人不在身邊。
“我被禁止入境。“母親放下茶杯,眼中閃著淚光,“鬼振邦買通了移民局,我的名字在黑名單上。直到上週通緝令釋出,限制才解除...“
“十年!“文泗幾乎是吼出來的,“連一封信都寄不出來嗎?一通電話都打不了嗎?“
“我試過...“母親從包裡取出一個信封,裡面是厚厚一疊被退回的信件,“每個月都寫,但永遠被退回。電話被監聽,電子郵件被攔截...鬼振邦用盡一切手段阻止我們聯絡。“
文泗看著那些泛黃的信封,每一封都蓋著“查無此人“的紅色印章。她認得那個地址——父親入獄後,她被送到了孤兒院,而母親顯然不知道這一點。
“那為什麼不透過媒體?“她繼續質問,“開記者會,上電視...總有辦法的!“
母親痛苦地閉上眼睛:“我試過一次...2010年在聖彼得堡。第二天就收到了裝著子彈的信封,還有你在學校門口的偷拍照。“她顫抖著從錢包取出一張照片,“他警告說,如果再嘗試聯絡你,下次寄來的就是你的手指...“
照片上文泗大約十四歲,穿著校服走在放學的路上。那個瞬間她突然理解了母親的沉默——不是拋棄,而是保護。鬼振邦用她作為人質,將母親放逐了十年。
“那現在呢?“她輕聲問,“為什麼現在敢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