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審判(八)

蘇澄涵:“不是說趙梓晨叛逆嗎?故意瞞著趙榮新也挺正常吧……”

“這不對,”一直沉默的孫昭宇突然從監控上移開了視線,直直地看向盛景,“盛景,你還記得去年的那群農村留守兒童嗎?”

“現在還在少管所裡面待著呢,我怎麼可能不記得,”盛景說,“那群留守兒童仗著沒人管,就去勒索小學生——嘖,這種小案子江局也要讓我們市局來處理……”

孫昭宇嘆了口氣:“主要是碰到未成年人成長這類敏感話題了,我們必須表現出來足夠的重視才能堵住媒體的嘴……澄涵,‘叛逆’的定義是什麼?”

蘇澄涵突然被提問,愣了一下:“定義?大概是……你讓我做什麼,我偏不做?”

“還有‘你不讓我做什麼,我偏要做’,這兩句話來源於初中的思想政治課本,”沈沛似乎早就洞悉了孫昭宇心中所想,在恰當的時機插話進來,“孫副是不是想說,那群留守兒童的叛逆就符合第二條?”

留守兒童長期缺乏家庭的關愛,內心得不到滿足,就造成了情感的空虛,而正是這份空虛助長了他們的叛逆,從而幹起了勒索的違法勾當。

那趙梓晨呢?

“任何事物總會有它的原因。不管人這種生物有多複雜,他做出的選擇或多或少都要受外在因素的影響,總是有規律可循的。”沈沛半倚在牆上,懶懶散散地說,“比如孫副說的那群留守兒童,他們常年處在沒人搭理的位置上,又身份敏感,一旦幹點違法亂紀的事,立馬就會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連市局都不得不來處理這個案子,足夠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了——如果說他們叛逆是為了獲得關注,趙梓晨應該也一樣,只不過她想要的,是另外一種關注罷了。”

“她沒有理由向趙榮新隱瞞,所謂叛逆,只是表面現象而已。”

那真實的趙梓晨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她厭惡家庭的控制,渴望擺脫又不得其門而入,只好用叛逆的表象把自己包裝起來,本質上卻沒有絲毫改變,還是一個畏懼父親的少女。

然後她遇到了徐禕,連談一場光明正大、轟轟烈烈的戀愛都不敢。

盛景環顧四周,說:“趙梓晨的殺人動機,大致可以猜到了。她和徐禕選在半夜見面,極有可能是準備做一些出格的事——比如私奔開房之類——然後趙梓晨又突然害怕起來,出於恐懼和一時沖動……”

“也可能她一開始就打算動手,”沈沛補充,“不過到底還是害怕,支走林曉婧後又拖了許久才下定了決心。”

“所以她把徐禕推了下去,自己立馬就亂了陣腳,連徐禕的手機都沒有帶走。”盛景低頭看著照片上的趙梓晨,突然無言。

從百依百順的乖寶寶到讓父母頭疼無比的叛逆少女,再到現在殺害徐禕的嫌疑人,這似乎根本就不可能是同一個人。

一個人,真的能被改變的這麼大嗎?

或者……像周瑾和陳懷禮的案子那樣,背後有人在推波助瀾?

“那麼……殺了趙梓晨的,又是誰?”

作者有話要說: e手稿好像有點跟不上了。。。等審判篇更完,第三篇雙程就要改成兩天一更了,我加油去補補手稿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