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異界八十四)
安吉那扎的前女友,是高三的校花,長的不比熊珺珺差,而且人家出身高知家庭,氣質上比熊珺珺更加的落落大方,有大姐大的風範。
安吉那扎跟校花分手的那天,校花問他為什麼,他酷酷的瞪了校花一眼,然後看著天邊,故作深沉的說:“我愛上別人了。”
“別人?”校花冷笑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愛上熊珺珺了吧?你真的願意為了她放棄我?”看來安吉那扎自以為不露痕跡的那些表白已經路人皆知了。
安吉那扎意味深長的看了校花一眼,“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你會後悔的。”校花就是校花,她根本不愁離開安吉那扎會找不到更好的人,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會更乖。分手就分手,下一個更優秀。校花頭也不回的走了,留下安吉那扎一個人在那裡皺著眉頭: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她不是該鬧一下的嗎?看來她並不愛我。
但是校花一語中的,安吉那扎確實後悔愛上了熊珺珺。不管他怎麼示好,熊珺珺就是像個木頭人一樣,毫無反應。“是我太示弱了嗎?還是我的心不夠狠?”於是安吉那扎決定不再扮演一個好人,他要用武力的形式贏得自己的愛情。
於是安吉那扎才在校園門口上演了霸王硬馬上弓的橋段,想用強盜的方式迫使熊珺珺就範,沒想到龐小南半路殺出,壞了他的好事,不過讓人欣慰的是,龐小南竟然答應他比武的方式解決熊珺珺的問題。
這樣一來,矛頭就轉移到了龐小南的身上,不是他安吉那扎非逼著熊珺珺要接受他的愛意,而是龐小南的答應比武,讓熊珺珺的歸屬成了比賽的籌碼,熊珺珺要怪,也就只能怪龐小南的無情,以後跟著安吉那扎也只能心甘情願。因為安吉那扎看的出來,熊珺珺對龐小南幾乎是言聽計從。
出於對熊珺珺的喜愛,出於對得到熊珺珺的芳心的迫切之情,安吉那扎一開始就拿出了絕對的實力,他要讓熊珺珺看看,自己是何等的強大,以後跟了自己絕對有安全感。
散打的技擊要領就八個字:快、長、重、準、穩、無、活、巧。
快,是指完成動作快。拳諺說“快打慢”、“拳似流星”、“發腿如射箭”,只有快速地出擊,才能達到“先發先中”和“後發先中”的打擊效果。快表現在反應快、動作快和位移快三個方面。
反應快,即從觀察、判斷到操作動作,思維迅速敏捷。主動進攻時雲彩尋找戰機,製造戰機,利用時間空當、動作空當,快速出擊。防守反擊時,對方欲動就能準確地知道他要發出什麼動作,從而進行防守或防守反擊,迅速轉換戰機。
動作快,即動作從開始啟動到擊中目標,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在使用拳法、腿法、摔法和各種組合連招時,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完成動作的速度與轉換動作的速率要快。
位移快,即身體的移動要迅速。散打的擊打動作是在不斷移動狀態中進行的,身體姿勢狀態移動的方向、距離、角度、位置要恰到好處,這是保證攻擊動作效果的前提條件。身體位移主要是透過步法實現的。所謂“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長,是指完成進攻動作時,要具有伸展性。一進攻性的動作,在重心、支點穩固的前提下,需要參與活動的各個關節儘量伸展,向前協調運動,這樣既擴大了自己火力點的射程範圍,又增加了對方發出動作的難度,這就是“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
在技術訓練過程中,不管是做空擊練習,還是做打沙包、手靶、腳靶練習,都要求放長擊遠,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
重,是完成動作力量方面的技術要地求。中國武術散打比較講究“以巧制勝”“以巧制力”,提倡技術型的打法。但是,這些和動作需功力並不矛盾。巧,是以整體技術運用的能力而言;重,是對單個動作的力理而言。
散打比賽實踐證明,片面追求功力,不全面掌握散打技術不行;掌握了散打技術,動作沒有功力也不行。巧與力各有各的功能,它們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互相統一的。
散打動作需要力量,在技術上要求其根在腳,轉換於髖腰,達於拳腳,充分發揮自身的整體合力。在力的表現形式上,要求爆發力和聚合力,力戒僵力。
準,是指動作的力點、參與運動的肌肉收縮是否準確。力點是擊中對方的接觸點,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力點要求,力點不準,不但影響動作的有效性,而且容易受傷。
任何動作都是以骨骼為槓桿、肌肉為動力完成的,每一個動作,參與動作的主動肌、被動肌和協同肌的收縮力都要求準確,該用力的肌肉用力,不該用力的肌肉不用力,做到機能節省化,並配合正確的呼吸方法,以氣摧力,做到準確無誤。
穩,是指完成動作需要穩定。在激烈的對抗搏擊中,保持身體的穩定,必須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身體的重心不穩定,不利於控制反作用力。
動作擊中對方後遇到阻力,需迅速調節姿勢狀態和穩固重心,為發起下一個攻擊或防這動作做準備。
散打技術雖然有“長”“重”的技術要求,但必須是在保持身體重心穩固的前提下進行,並儘量避免偏移身體重心的現象,以免給對方造成“四兩撥千斤”和“順手牽羊”的機會。
無,是指動作的隱蔽性、突發性和沒有任何預兆。所謂預兆是無意識地預先暴露進攻意圖的附加動作,這是散打運動員比較容易產生的錯誤。
常見的預兆動作有發力前的呲牙咧嘴、怒目瞪眉,呵呵發聲,以及出拳擊腿時先回收的習慣等等。即將發出動作之前,任何“欲動”都可以提示對方進行防範,學習散打技術之初,應盡力克服預兆,以免形成錯誤的動作習慣。
活,是指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快速靈活轉換。要實現動作的靈活轉換,一定要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腳跟要微微提起,以保持彈性,便於移動;四肢肌肉適度放鬆,不要僵滯,便於快速啟動;身體重心處於兩腿之間,便於轉換動作;下頜微收,頭不偏不倚,中正安舒,便於大腦發揮完成動作的操作思維。
活的技術要求,還涉及到運動員動作的操作能力、步法移動的範圍、技術動作的容量和轉換動作的能力等。
巧,是指運用技術時要方法巧妙。散打單個動作各有各的作用,散打技術每一個動作本身並沒有巧妙與否之分。但由於散打運動具有技擊的完整性和隨機應變的技術特點,因而為散打動作相生相剋的巧妙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內涵。
俗話說“巧制力”、“巧制快”、“以巧取勝”。在運用散打技術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散打動作相生相剋的功能,充分利用各種戰機,並使用相應的方法,順其力而破之,做到以最小的消耗得到最大效果。
安吉那扎對這八個字的領悟不可謂不深,不然不會屢次在校際運動會上取得散打比賽的冠軍,更是代表華南州參加全國散打比賽奪得了冠軍,這是他實力強大的證明。
與龐小南的第一次交鋒,讓安吉那扎對龐小南的力量印象深刻,所以他決定以優勢打擊劣勢,發揮自己動作快的特點,出其不意對龐小南實施閃電打擊,讓他猝不及防倒在自己的鐵拳之下。
安吉那扎像一隻燕子劃過水面般飄蕩到了龐小南的面前,然後猛力的揮出一記直拳轟向龐小南的面部,夾雜著呼呼的風聲,那拳頭幾乎就要打到龐小南的面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