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小南笑著問:“教授,能不能給我講講布洛斯圓盤的故事,我只聽說這裡非常的詭異,你知道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
龐小南是想引開慄三明教授的注意力,也許講故事能夠讓慄三明教授不再沉浸於狂風暴雨中。
慄三明教授砸吧砸吧嘴,開始向龐小南講述布洛斯圓盤的各種神秘猜想,他本來就是大學裡的著名教授,最喜歡就是把一生所學傳授給弟子們。
“到目前為止,對布洛斯圓盤的解釋可歸納為以下幾類,第一類觀點,這些現象是由於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聯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飛碟在作怪。第二類觀點認為,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異常、洋底空洞,甚至還有人提出泡沫說、晴空湍流說、水橋說、黑洞說等等看法,用一些奇異自然現象來解釋布洛斯圓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慄三明教授陷入了回憶中,他的助手遞過來一個保溫杯,“教授,該吃藥了。”慄三明教授接過一片紅色的小藥丸,擰開保溫杯的蓋子,把小藥丸丟進嘴裡,然後拿起保溫杯灌了一口水,把藥丸嚥進了肚子裡。
“旋渦論是比較廣泛的一種猜想,有些科學家認為,船舶透過布洛斯圓盤海區時之所以會突然失蹤,這可能是由於這個海區存在著某種威力無比的神奇的漩渦。布洛斯圓盤海區正是令人驚異而又著名的馬尾藻海的所在,在水動力上,馬尾藻海是熱能聚存的場所。這個海周圍的海流複雜,它的邊界不是陸地,而是由大東洋的幾個洋流結合的逆時針環流構成。阿馬裡卡國有一位研究漩渦的學者認為,漩渦旋轉的方向與哈利路亞星自轉有關係,北半球的漩渦方向是逆時針方向。暖流在布洛斯圓盤海區匯合了幾股流向不同的小股海流,形成巨大海流,對船舶航行是一種極不利因素。據說,25米的大海浪就能把大型的船舶折為兩截,能吞噬猝不及防的船隻。但是,一些國家的氣象學家卻反駁,不會發生那樣像妖魔似的大海浪,更不可能把一艘成千噸甚至幾萬噸的大船打到海底而不遺任何痕跡。除非是某種神秘而強有力的東西把它們拖到海底。”
慄三明教授頓了頓,拿起保溫杯喝了一口水,這時一個大浪打到了窗戶上,船身劇烈的晃盪了一下,慄三明教授一下沒坐穩,朝龐小南倒了過來,龐小南連忙一手扶住了他的身子,一手扶住了他的舉起保溫杯的手,以防杯子裡的溫水灑出來。
“謝謝。”慄三明教授坐穩後,繼續和龐小南講課。
“有些學者認為,布洛斯圓盤海區可能存在著兩股或更多股反向奔流的水流,形成了介面水質密度不同的現象,這就是所謂內在波濤,在潮汐返流的過程中,使海水產生了漩渦震流,表現為一種大尺度垂直撓動的渦漩。而有些學者認為,在強大北風和海洋深處洶湧波濤的作用下,有時可能發生高達數千米的內在瀑布和逐漸下降的巨大水流,這種內在瀑布在海面上幾乎是不現形跡的,因此,人們從海洋的外表無法看到這種內在瀑布。但在一定的條件下,質量巨大的液體在下降時會達到極高的速度,有時旋轉速度可達到0.5米秒,這樣就會形成直徑150~200千米、深500米的巨大漩渦。這種漩渦足可以使巨型船艦葬身海底。其次,布洛斯島常遭可怕的颶風襲擊,這些颶風就是從布洛斯圓盤海區方向襲來的。颶風掀起巨浪,常會形成十多米高的水牆,這裡有時還可遇到海龍捲,甚至能把海水吸到幾百米或幾千米的高空。如果航行於布洛斯圓盤海區的船艦和飛機,遇上這些可怕的奇異現象,那就逃脫不了粉身碎骨的命運。”
慄三明教授看向龐小南,雙眼中有一絲擔憂,但很快他又平靜下來,繼續講述。
“國外有一位研究漩渦的學者認為,一箇中尺度的漩渦,等於是一個凹面鏡,太陽光照射在漩渦也就是這個凹面鏡中,聚光焦點就能產生很高的溫度。他做了一次試驗,把一種強光以60°~75°的入射角,入射到模擬的漩渦中,結果使這個漩渦的聚光焦點能點燃一張薄紙片。他根據這次試驗的結果,從而斷言,布洛斯圓盤海區有許許多多的巨大漩渦,就是許許多多的巨大“凹面鏡”。太陽光的入射角在60°~75°時,照射在一個直徑1千米的漩渦中,則聚光焦點的直徑就有一米左右,溫度可達幾萬度。這麼高的溫度足可以使飛機、船艦頃刻間熔化或爆炸。漩渦的直徑越大,其聚光焦點的溫度也就越高。夜晚,沒有太陽光,漩渦雖然無法聚光,但由於巨大漩渦的旋轉速度極快,必然引起電磁場擾動,進而引起磁羅盤和其他的航海儀表失常,使飛機、船艦失控而葬身海底。30年前,由阿馬裡卡國、奧英美聯合王國和拉什國科學家組成的調查布洛斯圓盤之謎的小組,利用在太空執行的人造衛星進行偵察。根據鐳射掃描的照片發現,在這個三角地區有一個威力無窮的巨型湍流漩渦。領導這個調查小組的首席科學家克爾斯博士表示,這個巨型漩渦出現時只不過3秒鐘,但其威力無窮。它的吸引力之強,比哈利路亞星上任何颶風、大地震或火山爆發的威力都強得多,與夜亮影響哈利路亞星潮汐的萬有引力相比也毫不遜色,它可以影響夜亮上的天氣。這個巨大的漩渦出現時,飄忽不定,難以測摸,要在大東洋尋找到它,如同大海撈針。當突如其來的巨大漩渦出現時,所向披靡,海上的艦船,九霄雲空的飛機,都將被捲入海底,造成機、船失蹤。這一發現,為漩渦說提供了現實依據。”
龐小南聽的津津有味,但是船身卻晃動的越來越厲害,他不得不關切的看向慄三明教授,打斷了他的講話:“教授,你的身體還好嗎,要不要休息一下?”
慄三明教授擺了擺手,說:“我身體沒事,我們繼續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有一種學說是海穴說,有些學者認為,遠古時代,在大陸漂移過程中,經歷過千百萬年之久,布洛斯圓盤區的海底地殼上形成了一些陷坑或空穴,到近代,此處地殼運動仍然頻繁,布洛斯島東邊的大不點列斯群島常發生地震。當發生地震時,這種空穴的頂部可能會坍塌,凹下去,就像海底張開大口似的。海水就急劇地湧入張開的大口裡。如果船艦有時遇到這種情況,也就隨之被吞沒。因此,在海面上不會留下船艦的殘片、油漬、船員屍體及其他任何痕跡,任何東西也逃脫不了被捲入海底大口深淵的厄運。但不少學者對上述推測持懷疑態度。因為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布洛斯圓盤海區的地殼有發生過張開大口或足可以使海面船艦被吞沒的劇烈活動。”
“那這只是一個猜測咯?”龐小南喜歡這個張開大口的比喻,這樣說來,其實海底也是一頭生物。
“不一定,”慄三明教授搖了搖頭,“也有可能是真的,因為也沒有資料表明,布洛斯圓盤的海底就沒有發生過張開大口的劇烈活動。”
“還有一種學說叫水橋說,有些學者提出了一個獨特而新奇的看法,布洛斯圓盤海區與東大東洋桑步思島雖然相距很遠,但兩者之間卻有一條海下水橋。這一看法始自一次偶然發現。有一次,來自東大東洋桑步思島的一位友人,告訴我國學者布朗阿隆森一個奇怪的訊息,在桑步思島的沿海有時看到一些不明來歷的破船殘片。島上所有的居民都感到十分驚奇,當地海域並沒有發生沉船事件,為什麼會突然從海水裡湧出這些破船殘片,它們究竟是從哪裡來,居民都覺得神秘莫測。阿隆森對這個奇怪的訊息十分重視,經他再三調查和核實,證明了桑步思島沿海突然浮湧上來的破船殘片,正是當時在布洛斯圓盤海區已經神秘消失的船艦遺體。阿隆森興致勃勃地對布洛斯圓盤之謎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廣泛地收集了大量資料,並詳細考察了布洛斯群島和桑步思島之間的海底地質結構和複雜的水文氣象情況,從而提出了獨特而新奇的見解,在布洛斯圓盤海區與東大東洋桑步思島島之間確實存在著一條天然的海下水橋,水橋的磁場強度極大,迥異於其鄰近海面,且變幻無常,從而有時形成一股威力無比的吸引力,倘若船艦偶然遇到這種奇異的吸引力,船艦上的導航羅盤等儀器就會失靈,從而導致船艦失事沉沒。海下水橋好像一條輸油管一樣,沉船沿著“水橋”從這頭流到那頭,即從布洛斯圓盤海區流到東太平洋桑步思島海區。阿隆森把他這一獨特的見解報告給了華國聖達裡堡地質研究所,該所的喬納森史密斯教授肯定了這一發現的重大價值和可靠性,認為阿隆森的獨特見解為今後進一步深入探究布洛斯圓盤海區之謎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和可信的途徑。阿隆森的新奇發現和獨特見解,轟動了全世界,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廣泛注意和議論。為了證明布洛斯圓盤海區與東大東洋桑步思島海區之間確實存在著一條漫長的海下“水橋”,阿隆森進行了試驗。他先是精確地測定了地球的磁場,然後再在一個小型水池裡進行水流跟蹤磁場的試驗。30年前,他用一部電子計算機和5萬公升鮮紅的水,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家表演了他的試驗。但是許多學者對阿隆森的新奇發現和獨特見解持懷疑和否定態度。甚至認為上述種種假想是根本無法實現的神話。”
“這確實有些扯淡。”龐小南笑著插了一句話,雖然他對科學原理不是很拿手,不過這水橋的神話故事好像過於扯淡了一點。
“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之前,所有的猜想都是可能成立的。”慄三明教授是科學家,對科學一直抱有嚴謹的態度,他不會肯定哪種學說,也不會否定某種學說。
“還有一種學說是次聲說,有些科學家認為,布洛斯圓盤區的“魔鬼”是一種強烈的次聲波,它具有極大的破壞力,這是造成飛機和輪船毀滅、乘員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在100年前,拉什國地球物理學家勃勃舒列金就發現了由海浪產生的次聲波。後來許多科學家還發現,火山爆發、地震、鐳射、打雷、飛機飛行、風暴等等,也都能產生次聲波。在醞釀著暴風雨的地區,在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會發出次聲波震盪。這種震盪是在空氣流受到浪峰的拍擊時產生的,它們在空氣中以高達330米秒的速度傳播,而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則更快,達到1650米秒。次聲波是人耳聽不到的一種聲音,但它們的破壞力卻大得令人驚奇。當次聲波的振盪頻率為6赫左右時,能使人產生疲勞感,隨後又從焦躁不安發展為本能的恐懼。當頻率為7赫時,能使心臟和神經系統陷入癱瘓狀態。強烈的次聲波能使人由痛苦到死亡,能使船體破裂、飛機解體。40年前,一架阿馬裡卡國飛機飛越布洛斯圓盤區的邊緣,竟然從熒光屏上消失了10分鐘,飛機著陸後,所有機上鐘錶都比地面上慢了10分鐘。30年前,一位探險家和他的四個夥伴,乘一架水上飛機進入布洛斯圓盤區探險,在那裡逗留了數天,有一天晚上,吃晚飯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他們吃飯使用的叉子突然彎曲了,同時水上飛機上的十幾把鑰匙都變了形,甚至羅盤上的指標也偏離了40°。有些學者猜測,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奇怪現象,可能是由於遇到了一種弱的或中等的次聲波振盪。有些學者不同意上述看法。他們認為,只有高強次聲波對動物和人體的器官才能發生影響,但那是在密閉的腔體中進行的試驗所觀察到的現象。在自然界中很難產生高強次聲波。也有科學家設想製造次聲波武器,但只不過是設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龐小南的眼睛亮了,“你是說,有探險家進入了布洛斯圓盤還活著出來了?”
慄三明教授不置可否,“你是說那個探險家吧?這只是他自己宣傳去過布洛斯圓盤,可是他並沒有證據證明他真的去過,或許他只是在布洛斯圓盤的邊緣溜達了一圈。”
透過玻璃窗,慄三明教授指著船艙外面的波濤洶湧道:“你認為他的水上飛機能夠抵抗住這麼大的風浪嗎?”
“很難。”龐小南失望起來,看來並沒有人能活著進入布洛斯圓盤再活著出來,但是他並沒有灰心,也許他們將打破這個魔咒。還有,那個探險家,也沒有確切的證據就表面他沒有去過布洛斯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