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祖皇帝重情義到什麼程度,當時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好哥們兒,也就是開國元勳們,權柄大到什麼程度,太~祖皇帝又講義氣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來舉個例子說明。
就說在太~祖皇帝晚年期間,每年的萬壽節和聖壽節,也就是太~祖皇帝和太後的生辰,他都要大肆的派發官帽子,那官帽子就像不要錢一樣,給當時跟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的家族子弟們,人人一頂。
甚至,就連剛出生的小嬰兒,都已經當官了,領俸祿。
不僅如此,太~祖皇帝的好兄弟們,也全都有權派發官帽子。
這就導致太~祖皇帝晚年,朝廷已經開始腐敗,冗官冗員的現象十分嚴重,買官賣官送官等現象在太~祖晚年期間十分普遍,已然成了當時的社會毒瘤,不拔不行的地步。
當時的宰相,還不是席瑞安的恩師岑道正,但岑道正是個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的人,他當時還是禦史大夫,也就是諫官,就上書給太~祖皇帝,說這樣不行,現在朝廷官員太多,很多人都領著俸祿不辦事,國庫承擔不住,要裁員,減少朝廷官員。
這一提出來就捅了馬蜂窩了,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那是跟整個天下的官員們都過不去啊,當時當權的那些人,全都是跟著太~祖皇帝打江山的人,很多都是武將,讓他們打江山行,但是治理江山就不行了。
於是岑道正第一次被貶。
不過岑道正這人很有能力,他當時被貶到幷州,成為判幷州刺史,鎮守邊疆去了,沒三年,就把幷州治理的很好,幾年時間就又調回來了,之後成為宰執,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這個後面我會單獨列出一篇出來,專門講岑相岑道正。”
“太宗皇帝期間人傑輩出,後面我們慢慢講,我們先說太宗。”
主講的老教授喝了口水,“我們剛剛說到哪兒了?哦,說到這個太~祖。”
“太~祖皇帝文治不行,越到老年越心軟,但畢竟是能夠結束幾十年戰亂的開國皇帝,他雖然重情義,抹不下面兒去整治朝堂,但對於當時的朝政亂象,他其實是心裡有數的。
於是他就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嫡子,也就是他的二兒子,太宗皇帝。”
“席瑞安,就是太宗皇帝登基後,開恩科的第一屆考生!”
“為什麼我要強調這個第一屆呢?因為第一屆嘛,意義肯定是不同的。哪怕這個人是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當時就對這個席瑞安,印象很深刻。
這也為後來太宗皇帝和席瑞安二人的君臣相得,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但其實,席瑞安在這個時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校書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光芒還掩蓋在他的恩師,也就是岑道正的光芒之下。
岑道正寒門出生,歷經先帝與當今兩朝,成為兩朝宰執啊,說句不誇張的話,那就是當時天下人讀書的偶像啊。
當時席瑞安名聲並不顯,關於這個時期的他的文史資料也不多,我們也只找到他科考期間的考卷,知道他是岑道正的入室弟子。
可只憑他是岑道正入室弟子這一點,就知道,他這個人天賦是極強的,岑道正在當時的地位,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他的弟子的。
直到新政改革之後,岑相被太宗皇帝推出來平息權貴怨憤,被貶謫到岑道正的故鄉,也就是淮州,他的弟子席瑞安一併被貶到這裡,成為懷安縣縣令之後,才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也就是在這裡,他認識了他後來相濡以沫恩愛百年的妻子——慕清!”
“當時的社會形態下,非常重視師徒關系。
師徒和父子之間也沒什麼差別了。
席瑞安作為岑道正的弟子,一起被貶謫到淮州,其實就是為了照顧當時已經老邁的,身體非常差的岑相,到這裡來養老的。
說到這裡,我不禁要插一句題外話,但我個人覺得啊,這個題外話非常重要。
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