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歸是病好了些, 這才啟程趕往洛陽, 啟程還沒有多久的時候張景離開了一小會兒, 穆菱柔是不會去在意這些的, 她病好了些便就在車內看看書。
至於車外,偶爾有些閑雜的事, 若不至於要她出面,她是不會露面的, 張景離開了一小會兒, 也不知她知不知曉, 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沒有過多久張景就回來了。
穆菱柔與天令月同封公主, 穆菱柔的封地在晉陽, 但其實是沒有的,而令月的封號,太平, 顧名思義就是希望這個過繼而來的小女兒能夠太平。
晉陽公主的車馬到了洛陽城,黑色的馬車沒有換, 這時候這馬車才真正符合她的身份了。
那詔書早就已經昭告天下, 這天子腳下, 皇城裡的人怎麼會不知道。
穆菱柔,只不過是先帝不同母的姐姐,一個庶出公主的女兒,而她一出生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太後的疼愛, 當今天子的寵溺,不顧大臣反對封為郡主,甚至之前沒有白沐雪時,天下人都認為穆菱柔會穩坐於中宮之位。
然而事與願違,天無痕不想,也不能,鄭太後更不想,她的寵愛甚至將她當做女兒,只是數次,穆世濟都有理由回絕,因為穆世濟只有她一個女兒,這個理由沒人會不信,他的確只有穆菱柔一個女兒。
而如今她沒有詢問,而是直接下旨,不管穆世濟同不同意,因為這是她“兒子”的計劃,或者是疑心,可是卻不知道這又是穆菱柔另外一盤計劃。
穆菱柔一進皇城內,還沒進朱雀門,跪拜的百姓就有不少,這不是百姓自發的,而是出於禮節,或者又是為了營造氣氛,那城防的長官所安排的,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這恰恰是穆菱柔所不喜歡的,她之催促著車夫快些趕車。
進了朱雀門總算是好些了,抱著大病初癒的身子原本是要去見天子,但是秋分祭天這事讓天無痕忙不過來。
蔔日、齋戒、陳設、省牲器、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燎柴和鑾駕回宮,這些步驟都不可少,與前朝一樣,祭天都在南郊,原本天無痕不想弄太複雜,就在城內弄一下,卻被指責不誠意,只好出宮於南郊。
歷來都有祭天,這是鞏固統治,宣揚自己的正統手段。
天無痕也正是想利用這個,求東徵之順,祭天之前還要先結清兩個公主的冊封之禮,原本穆菱柔和孫玲憐的意思是不需要操辦,但天無痕還沒開口鄭太後就不樂意,她是真寵愛穆菱柔。
沒去見天無痕,而是被鄭太後的人帶去了玉慈宮,並且就讓人先安排穆菱柔住進了玉慈宮。
穆菱柔大病初癒的樣子,讓人要不禁心疼一番。
穆菱柔來了,還帶了一堆東西,但並不是貴重的東西,而是她從昌順府走時隨手帶的一盆蘭花,她走之前將院子打理了一番,突然想到了什麼,便隨手指了一盆蘭花讓張景帶上,又拿了一副字畫,那是蘇沚心畫的,蘇知道穆菱柔極愛了蘭花,便作了一副畫給穆菱柔,蘇沚心之才,江南不為人知的一絕。
張景不知道她這是為何,但不好過問,只是照做。
“太…”穆菱柔行禮,欲要開口,卻又頓了頓嘴才又繼續說道“阿孃!”
鄭太後一臉的開心,滿滿的笑意,比天無痕叫她時還開心,她喜歡女兒,但她是有女兒的啊…只可惜罷了。
“你這身子,可是又病了?”鄭太後瞧著她那有些蒼白的臉色不禁擔憂的問道。
穆菱柔只是點頭,讓張景將那些東西帶過來。
“菱柔知道,我朝雖以牡丹為貴,但母後與菱柔一樣不喜豔麗,便靜心挑選了菱柔親自栽種的蘭花,還有這字畫,菱柔好友所贈,覺得畫得比那畫師好多了,便拿來了,都是些拿不出手的東西,阿孃在過幾日就是五十大壽,希望阿孃喜歡!”
祭天是冬至才會舉行,為何會挪到秋分,只是冊封公主,只是禱告東徵,或許還有別的原因。
東徵的前夕是鄭太後五十大壽,一晃便十年過去了,天無痕可以算計天下人,但唯獨不能不尊敬她的母親。
白沐雪沒出現前,支撐天無痕走下去的是母親,義無反顧支援自己決定的是母親,所以她對鄭太後孝順極了,時間過得很快,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母親卻逐漸衰老,這也是天無痕很懼怕的,她很害怕時間,比任何人都怕。
穆菱柔送的禮鄭太後哪裡會不喜歡,這明顯就是看著她的口味來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