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初定, 西南與河東蕭條一片, 加之江南水患一直沒有處理, 國庫空虛, 等待新天子的是大治。
因是複位,又不想鋪張浪費, 只下了聖旨昭告天下,複國姓李, 改年號天授, 恢複太史局, 免了登基大典。
東都淪陷的第三日,大理寺徹查東都一切有關先帝一切事疑。
說是徹查, 不過是奉命行事罷了, 朝中一班人馬,與鄭氏為伍的皆被查抄。
獄中的陳國公以謀反罪處死。
淩煙閣內,許久沒有人來了, 自她退位後,也沒有人安排進來打掃, 案上布滿了灰塵。
二十四張畫像, 皆是她親自讓人畫的大肅功臣。
李道宗火急火燎的進宮身後還帶著一人。
淩煙閣。
“主子!”
一個三十多歲卻沒有鬍子的青衣男子喊道。
穿著明黃色金龍的女子的眼中瞬間鋪滿了淚。
“你?”
“陛下, 微臣在河東的時候也是偶然發現居元公公,當時…”
她罷了罷手,已經猜到了這個陪她長大的人這幾年的生活。
當初一己之私,坑害了宮裡多少人她已經不願意再去回想。
“主子,居元沒事, 恭賀主子重登大寶。”
“苦了你了。”
當初退位宮裡一批人被流放出去,居元在途中逃亡,流落街頭,差點餓死在河東。
總歸是人還好好的站在這,她鬆了口氣。
“宗仁,你說他該如何處置!”她看著畫像中的一張道,這人是逼自己下位的罪魁禍首。
“陛下,亂世才結束,不應再出動亂。”
“罷了,處置了他,將其家眷流放嶺南吧。”
“鄭州的死,你?”
婁師德微微嗔了下,“即自己種下的因,便要承擔其果,宗仁無礙。”
“原來婁大人是陛下的人,怪不得鄭州會啟用我!”回皇城之日,李道宗才明白,原來鄭氏朝堂,還有一半是她的人。
“無礙就好啊,如今朝堂空缺,你們有何人選?”
“正要向陛下稟報,微臣途經河南道的時候,黜陟使閻立本推薦前年中舉的汴州判佐狄仁傑。”
“此人我也有關注,是個不錯的人選。”
“明日朝議,朕下旨召回。”
明日的朝議,朝上依舊留著許多老臣,她早已經不怕面對非議了,這些人再厲害又能如何。
“母後說的話,你還記得?”
望著明日要穿的朝服,身後女子的問話讓她的心咯噔一下。
“怎麼突然問這個了?”轉身反問。
“若不能,我便不留在宮中了。”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