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徐庶就拿了把劍過來,遞給諸葛亮。
崔鈞曾經和袁紹一道起兵討伐過董卓,文人的氣質中帶著一絲殺伐,身上自然佩了劍。
徐庶雖然棄武從文,但好歹底子還在,身上也佩了把劍。
曹初和王越更不用說了,幾乎到了劍不離身的程度。
這樣望下來只有手裡拿著羽扇的諸葛亮不佩劍了,身長八尺的他看起來雖然要比尋常人都高一些,但徐庶總覺得他不佩劍好像少了些什麼。
畢竟他們是去懟人的呀!
諸葛亮接過劍佩上,望著徐庶關切的目光,莫名有一丟丟小開心。
……
荊州,江夏。
一艘船遠遠地行到渡口。
“到了。”曹初遠目,“這兒的水路真快。”
徐庶點頭:“荊州水路多。”
只聽身側一道欠揍的聲音傳來:“水路都沒走過幾次,果真女流之輩。”
曹初冷笑:“禰正平?”
禰衡正眼都沒給她一個:“一介平庸之人也能喊我的字……”
王越見徒孫被莫名其妙罵了一頓,剛要拔劍,卻被崔鈞眼疾手快地拉住了:“切莫沖動行事。”
徐庶問他:“你怎就能一眼看出誰平庸,誰不平庸?”
禰衡總算肯給他個斜眼了,一指他,再一指崔鈞:“酒囊肉袋,膽小鼠輩。”
又一指王越,嘲道:“老匹夫只知逞兇鬥狠。”
崔鈞嗤笑:“依你看來,這普天之下除了你都是泛泛之輩了?”
禰衡搖頭:“唯孔文舉與楊德祖可堪與我相交。”
這家夥簡直狠狠地給孔融和楊修拉了一把仇恨值。萬幸的是站在這兒的都不是一般人,不會輕易因為一句話而遷怒什麼。
諸葛亮見友人被罵,忍不住了,剛想嘴炮,卻只聽邊上的曹初上前一步問道:“荀文若居中持重,應變知微,士人何伯求言其王佐之才,怎就被你看不起?”
禰衡哂笑:“荀彧之才不過平平,猶一張面孔可圈可點,唯借面吊喪可使耳。”
曹初接著道:“荀公達溫良恭儉,深密有智防……”
禰衡打斷:“荀攸非外愚內智,實唯愚無智耳!”
“程仲德深有膽識,智勇皆備……”
禰衡繼續打斷她的話:“程昱以人為脯,喪盡天良,關門閉戶尚可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