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牛剛開始沒聽懂,過了好一會兒,這腦子才轉過彎兒來。
聽娘那話的意思,他媳婦這一胎生的不只一個,就是沒有男娃兒。
媳婦沒生出來男娃兒,胡大牛心裡還是有一些失落的。
可他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壯,只要媳婦沒事,以後肯定能生出來男娃兒的。
所以,胡大牛在聽了老孃那番數落媳婦的話後,也沒放在心上,一門心思地要進西屋去看看媳婦和娃兒們。
胡大牛的腳剛捱到了西屋的門邊,就被老胡太太一把揪住了耳朵,“你個憨貨,裡面還沒收拾幹淨,進去做什麼?找晦氣是不?看老孃不擰掉你小子的耳朵……”
老胡太太就這樣罵罵咧咧地揪著四兒子的耳朵,走到了東屋裡。
東屋是胡家老頭和老太太住的。
家裡窮,人口又多,根本沒有獨門獨院,每個兒子成家的時候,不過是分得了一間土坯的屋子。
平日裡,各家的娃兒都和大人擠在一鋪炕上,住的都是挺緊巴的。這幾天胡大牛的媳婦生娃兒,他就擠在了老胡頭和老胡太太住的那一間屋子裡。
胡大牛痛得齜牙咧嘴,就是沒敢弄出動靜,他怕自家媳婦兒聽了跟著上火。
他就順著老胡太太的勁兒,進了東屋。
進了屋,老胡太太一甩手,喝道:“跪下……”
胡大牛也沒含糊,“噗通……”一下,跪在了滿是泥水的地上。
老胡太太也不管自己有理沒理,反正她讓兒子跪,兒子就得跪,要是不跪,那就是不孝。
在他們萬盛朝不論讀沒讀過書,這人打記事起,就會被教導“百善孝為先”這樣一句話。
久而久之,這“孝”字就成了萬盛朝人人都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了。
孝順父母為首位,如若不孝,父母想怎麼樣懲罰,那都是可以的。
在老胡家,要是不聽爹孃的話,那就是不孝。
不孝,就得狠狠地揍!
老胡太太大字不識一個,可她最信奉的就是那句老話兒,“棍棒底下出孝子”。
老胡太太的手指戳著胡大牛的腦袋,問道:“老四,讓你跪,服不服?”
胡大牛能說啥,除了服,還得是服!
他悶悶地應了一聲,“服。”
胡大牛是心眼實誠,可也不是傻子。
他敢不服嗎?
要是敢說個“不”字,那就是不孝。
不孝,那就得挨更狠的揍!
“看你的樣子,根本就是不服……”老胡太太回身尋摸了一圈,也沒找到一個趁手的傢什,恨得她直接脫掉了腳上的鞋子,抓在手裡,朝著胡大牛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猛揍。
胡大牛抬起胳膊護住了腦袋瓜子,其他地方任老胡太太隨便打。他也不是開竅了,知道保護自己了,而是想到待會兒媳婦見了他鼻青臉腫的樣子,肯定會哭的。
女人在月子裡要是哭的話,會傷了眼睛,落下月子病,一輩子都不會好的。
說到底,胡大牛是個老實本分,又心疼媳婦的憨厚人兒。
老胡太太直打得胳膊抬不起來了,這才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