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兒……”
第二日一早,夜焚琴便早早起來了,稍稍裝飾了一下自己,便讓身邊的侍女去請懷英到自己的院子來,說是有事相商。
狄仁傑也是在得知侍女的話之後,便急急忙忙的趕來了,連早膳都沒有用,一進院子,狄仁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了:如此的水榭亭臺,如此的鳥語花香,如此的田園詩情,狄仁傑實在是想不到,這莊子裡竟能看到這麼多景色的合體,而且還一點兒都不突兀。
就在狄仁傑發呆的時候,夜焚琴端著食盒走了過來,見他正在發呆,走到他面前,笑著說道:“怎麼站在那兒,不進來坐呢?”
忽然聽到這聲,狄仁傑回過神來,今日的夜焚琴穿了一件紫色的衣衫,周身被暖暖的陽光包裹著,頗有一股仙氣,見到這般的她,狄仁傑吃驚地看著她:“是,是,是。”隨後狄仁傑便跟著夜焚琴走了進來。
走到桌邊的時候,夜焚琴將吃食擺上飯桌之後,親自為他盛了一碗粥,說道:“看你如此匆忙的樣子,想必是連早飯都沒吃,今日一早重紗就帶著兩個孩子出去了,也沒人陪我吃飯,剛好你還在,陪我吃早飯吧。”說完,夜焚琴也不等他反應,遞給他一雙筷子,親自夾了菜放到他的碟子裡。
狄仁傑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兒的時候,面前就多了一碗粥,隨後又多了一些菜,抬起頭看著師母的眼睛,心中咯噔了一下,今日的師母是怎麼了?
見他還不吃,夜焚琴疑惑的蹙著眉問道:“怎麼?不和你的胃口?”
聽到這話,狄仁傑立馬回過神來,趕忙端起面前的碗,支支吾吾的說道:“不,不,不是的,懷英很喜歡。”隨後,狄仁傑輕抿了一口清粥,這是他這輩子喝過的最好喝的粥了。
一碗粥下肚,狄仁傑是頭一次喝的那麼快,粥的暖的,狄仁傑的心也是暖的。
見他碗中的粥已經喝完了,夜焚琴笑著伸手,說道:“來,我再為你盛一碗。”
聽著這話,狄仁傑抬起頭,呆呆的看著師母,滿肚子的疑惑:師母到底是要做什麼?
窗外的景色是如此的美麗,到處綻放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蕩著令人陶醉的香氣。一切都是那麼的美,那麼的令人著迷,那麼的讓人心醉。
安西府能有如今的繁華,除了朝廷的功勞,就是安西這兒最大的“財主”玉重紗一家的功勞。也這正因如此,安西府衙的人對玉家的眾人皆是以貴賓之禮相待,有時候甚至是退避三舍,屈居末席。不過玉重紗也是知道這二者之間的厲害關系的,每次府衙的人說是要與自己相商何事時,皆是一副恭敬的模樣,不能留下任何的隱患。不然就憑著武皇帝的猜忌,估計自己這兒早就被她給連根拔起了。
“懷英,你看這個,這可是安西的一寶——鳳尾毫。”夜焚琴拿起攤位上的一支毛筆,遞到狄仁傑的面前,滿面迎光的說道。
看著師母臉上的表情,狄仁傑一時慌了神,傻傻的接過師母手上的毛筆,摸了摸,呆呆的說道:“果真是好筆,所摸之處竟是如此的順滑,毫尖上更是雪白的沒有一絲瑕疵,早就聽說過安西這兒的筆很是不錯,今日一見果真是名不虛傳。”
聽著他的話,再聽著他的語氣,夜焚琴的心裡有些好笑的看著他:沒想到一向遇事冷靜的他竟也能有如此的一面,看來感情這個東西還真是不一般啊!
“既然你喜歡的話,那這就當做是我送於你的。”轉而,夜焚琴看著那個小販,問道:“這筆多少錢?”
小販早就認出了夜焚琴,拿出了自家最好的毫筆,笑臉相迎的說道:“玉夫人,您這是客氣了,這筆我就送於您了。”
“啊?”聽到這個,夜焚琴吃驚地看著他,再看看狄仁傑手上的毫筆,不敢相信的說道:“小哥,這可是上好的鳳尾毫,你竟然說要送給我?”
見此,小販笑笑道:“夫人,我早就認出了您了,您是紗韻琴莊的夫人。不知您還記得幾年前,您在安西郊外救的一個快要餓死的人嗎?”
聽到他的話,夜焚琴想了一會兒,實在是沒想出,有些尷尬的看了看他。而小販像是知道夜焚琴已經不記得似的,接著說道:“玉夫人,我就是當年的那個人,當年要不是夫人您讓人給我喝了一碗清粥,再帶我回府上療養,我想我現在早就餓死了。這筆我就送給您,不要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