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女眷也是一片嘩然。
當年謝柳的名聲,令多少世族子弟紛紛折腰,幾次尋覓隱居的先生,只為了能將自家兒郎拜入先生名下。天祿十一年後,謝老先生便沒了聲響,所有人都覺得,多半是死在了吐渾人的鐵蹄下。
貴妃稍稍鬆了口氣:“確實是謝老先生。老先生救回了十一娘,一路輾轉,這才到了汴都。”
謝柳的名聲,皇後也有所耳聞。
天子早年也十分期盼著能將這位重新請出山,只是費了好多功夫,都沒能成功。即便如此,大胤上下誰人不想與謝老先生吃上一杯茶,聽君一席書。
貴妃心下略松,稍稍松開了雙臂,語氣懇切:“皇後,以謝老先生的品行,難道還信不過嗎。”
皇後鬆了口:“既然是謝老先生,那就……”
“謝老先生身邊可是有個小郎君跟著的,十一娘與那小郎君朝夕相處,只怕名聲……”崔氏撇了撇嘴角,見貴妃又瞪自己,她縮了縮脖子,只好往別處看。
這一看,對上了常樂公主鼓勵的眼神。
崔氏索性破罐子破摔,不信貴妃真能在皇後面前拿自己問罪。
“不是臣妾這個繼母心腸狠毒,母後是知道臣妾的,便是王爺在外頭的相好找上門來哭鬧,臣妾也不敢將人打出去,抹著淚也要給王爺把人收了。如此,怎會欺負十一娘。實在是十一孃的清白名聲都沒了,如今回來,府裡的小娘子們該如何是好。”
“若她真是清白的,姐妹們還能不受牽連,好好婚嫁。日後就是給她安排一門親事,也好過盲婚啞嫁,過門後被夫家欺淩。”
“若她真已失了清白……臣妾沒那麼狠的心,做不到讓人投河自縊這等惡事,可也萬不能蒙騙了旁人,不如出家……”
“母妃——”
“王妃——”
趙元棠和顧氏情不自禁起身大喝,便是魏氏也忍不住發出聲想要阻攔崔氏越發偏激的言論。
文氏早已嚇得搖搖欲墜,崔氏一句“不如出家”直叫她翻了白眼暈厥過去。甄氏忙不疊將人扶住,又怕又惱地看向崔氏。
崔氏這樣的棒槌脾氣,委實叫人覺得意外。
知道她是笑話,可能笑話成這樣,分明是不覺得自己丟盡了臉面。
看她那正氣凜然的樣子,便是常樂公主,臉上也露出了譏諷的笑容來。
貴妃眼前一黑,差些厥過去,還是趙幼苓在旁扶著,這才沒摔著。
她嘴唇動了動,趙幼苓微微低頭,好不容易才聽見她的話。
“當年……我就不該由著皇後選中崔氏……”
“十一娘。”
趙幼苓扶貴妃坐下,扭頭,趙元棠和顧氏這時已顧不上起來,紛紛走到了身邊。
趙元棠一雙眼已經發紅,眼角濕潤,分明是氣壞了。可她咬著唇,伸手摸摸趙幼苓的臉,還在勸慰她。
“你別怕,阿姐護著你。”
趙幼苓笑了笑。
活了兩輩子的人,又怎麼會畏於人言。
更何況,就算韶王肯捨得將自己在天子面前大鬧一場,才鬧回來的女兒送去出家,義父也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