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最近的一封戰報,說李承乾麾下一名叫薛仁貴的,竟率百騎直接衝擊薛延陀大軍,斬首數千不說,還直接把其統帥薛延陀可汗之子大度設給生擒了。
如此,大唐和薛延陀之戰,也該以大唐的全勝而結束了。
接下來,他就該盤算如何將李承乾緝拿回長安了。
畢竟大唐的嫡長子加皇太子在大漠待著實在太過危險。
如果他落入西突厥或者高句麗之手,或者兩方主動派人跟他接觸,可能會高舉清君側大旗率軍南下。
雖他自信憑藉如今大唐國力根本不怕,但他已經計劃在兩年後親征高句麗,期間實在不宜節外生枝。
況且,只要將李承乾緝拿回長安,大唐就能得到增加騎兵作戰距離的東西。
有這東西,兩年後自己征討高句麗必無往而不利。
想到此處,他心情更為愉悅,彷彿“增加騎兵作戰距離的東西”已經是他囊中之物了。
這時,身邊小太監已經幫他穿戴整齊:“陛下,朝會時間快到了。”
心情不錯的李世民點了點頭:“天氣愈加炎熱,吩咐尚食局準備一些烏梅飲給諸位臣工解暑。”
朝會上,諸位大臣都沉默不語,中書省的幾位更是一臉的欲言又止。
李世民見狀不由好奇:“怎麼?我軍剛剛大敗薛延陀,不應該高興才是,諸位為何如此?”說完笑了笑,“難道是御膳房的烏梅飲不好喝?”
說實話,諸位大臣實在是不忍心破壞李世民的好心情。
但沒辦法,最終還是得說。互相使了半天眼色,最終還是長孫無忌站了出來。
“啟……啟稟陛下,前線傳來訊息,說是朝廷運抵李績大軍的糧草……被太子殿下帶人劫了,而且朝廷已經聯絡不上李世績了。”
李世民聽到這話,臉上笑容頓時僵住了,隨後勃然大怒。
那可是數百萬擔糧草啊,而且其中一半是為兩年後征討高句麗提前備下的。
“你……你說什麼?怎麼可能!絕對不可能!白仕讓帶領三萬精銳騎兵護送糧草,李承乾大部分人馬還在諾真水追擊薛延陀大軍,絕對不可能劫到糧草!”
“啟稟陛下……此事千真萬確。太子讓手下士兵偽裝成李績的部下,謊稱大軍斷糧已久,急需緊急調配十萬擔糧草先行。白將軍信以為真,沒有防備之下直接被抓了。”
聽到這話,李世民明白這事八成是真的。此時他心裡突然有點佩服自己的逆子李承乾,這連番用兵虛虛實實,絕對堪稱良將了。
這事看似危險,但李世民也並不擔心,因為他已經有萬全之策。
因為幾天前他就下旨,讓在張掖的李靖率軍趕往草原,一方面一方怕戰事不利,另外就是緝拿李承乾。
“如今衛國公到哪兒了?”
“啟稟陛下,衛國公已到靈武附近。”
“好,馬上以八百里加急命令衛國公,扔掉所有輜重糧草,急行軍,務必在兩日內到達雲中都督府。”
眾臣聽到這話,不由面面相覷。
扔掉糧草輜重?那到了草原吃什麼喝什麼?別李世績還沒回來,再折一個李靖進去。
李世民看出眾人擔心,笑了笑說道:“李承乾所劫糧草必然囤於雲中都督府。那裡城牆矮小,衛國公率領三萬兵馬,必能一戰克之。到時有自然有糧草,然後再與李世績合兵一處,緝拿李承乾完全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