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章 無形之拳,最為致命

若說從古至今最大的竊賊,在不曾瞭解過那段歷史之前,吳狄認為是盜聖高仁,可是現在他明白,這個稱謂當是當今聖皇武承天的。

問天下幾人稱皇,幾人稱帝?

答曰:武氏未起之時,九龍並齊;武氏坐聽朝政,天下皆驚!

武氏,原只是天皇朝的一個小宮女,侍奉於前代聖皇王貴人門下,籍籍無名。只是有一日前代聖皇酒後失性,路過王貴人府邸的時候寵幸了這位小宮女,從此以後這位宮女的身份便一躍千丈,一下子翻身做了主人,在後宮恃寵淩嬌不可一世。也不知道她給前代聖皇灌了什麼迷藥,縱使把後宮鬧得雞犬不寧前代聖皇也只是由著她,只要不禍害朝野就可以了。

數年後,武氏誕下一子,從此地位更是超然,隱隱有蓋過聖皇後的風頭,隨後也不知道是何緣由,武氏說聖皇後有意加害於她的兒子,前代聖皇震怒,廢了聖皇後並將武氏之子冊立為皇太子,武氏也名正言順地成為了聖皇後。

再後來發生的一切直接改變了天皇朝的歷史,使得皇朝歷史上出現了第一位外姓聖皇,改變了周氏天下的局面。關於這段歷史,武氏當任之後便全部被銷毀,無人敢在朝政上議論此事,攝於武氏的權勢,也攝於她被九龍龍運所護的笑傲天下的實力。

據吳狄的估計,這位女聖皇擅改遺詔應該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了,只是她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一統九龍,壓下了滿朝文武百官的口舌,這等手腕和膽識,讓吳狄也是驚嘆。若客觀評判,稱武氏為千古第一女強人也是可以的。

所以,當今的天下,已經不是原先的那個天皇朝的天下了,吳狄承祖皇的遺志,冊清如今的天皇朝於情於理也不可以說是大逆不道,反而是替天行道。

不過縱然是與天下為敵,吳狄也依然不懼,男子大丈夫當世,不敢敵天下,又如何好意思自稱吳狄?

這些現在都不是他要想的了,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好好領悟聖碑上面的內容。

聖碑高五百米,寬九十米,遠遠看去就是一堵巨大的高牆。在這其中刻著上古時期近百大家的核心思想,雜糅萬物涵蓋寰宇一點也不誇張,知微顯著各種方面也是涓滴不漏,看得吳狄大呼過癮,頗有一窺歷史巨細的暢快之感。

從被當時的古修士大肆宣揚奉為聖典的光偉正道到令他們不屑的旁門左道皆有涉及,自上而下越是如此,最下方的東西便是令他們深惡痛絕卻屢禁不止的歪門邪道,不僅有記載,而且還很詳細。

可以說,若是這座聖碑上面的東西全部記錄下來,那就是一部記載上古修士各家文化的寶典,實在是一所巨大的密藏,這應當也是被當今大陸的人們稱道並嚮往的無量道藏了。

“刀槍劍戟,十八般武藝。陣道,符道,丹道,煉器之道,問星之道,無量道法......乖乖,這可真是無所不包啊。”

吳狄雙眼放光,將系統所掃描的所有文字和符號盡數記住,為了防止遺忘還將它們記錄在了玉簡之中,光是燒錄,就花了足足二十幾個玉簡。

記了一遍之後,吳狄便感覺頭昏腦漲,念海之內一陣鼓蕩,其中上古龍象咆哮不休,像是與什麼生死大敵在劇烈奮鬥一樣,咆哮之後便是無盡的空虛和疲倦。

這般浩如煙海的內容讓吳狄覺得自己無比的無知和愚昧,每一點東西都能夠讓他如獲至寶,使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實和豐富。

看累了他便會靠在石碑旁邊小憩一會,等到恢複了一點精力,又繼續研究這些東西。這般為了展示天皇朝神威,祖皇功德完整記錄上古修士畢生絕學的聖碑,在這天地之間估計也就這獨一塊了,若是誰得到了此碑,解開了石碑的秘密,其成就必定是震古爍今的。

吳狄每當想到這裡心裡都會有些害怕,若不是他,若沒有這系統,恐怕如此神物當真會永久蒙塵,埋葬在這深不見底的祖海海底,那真的是抱憾於悠悠時間長河了。

看得久了,吳狄也會沒事胡亂打上幾拳,鬆一鬆久坐之後的筋骨,那個時候往往是最舒服的,在這遼闊的祖海深淵,在七龍龍脈上方練拳,會讓吳狄有一種無窮精力得到了發洩的快感,事物達到頂點要爆,在這一點上吳狄一點也不委屈自己。

學有所用,無所不用其極!

這句話看起來不倫不類甚至還有點矛盾,可能是負面的。可這是吳狄自己的感悟,他認為,每一種道路若是要走到巔峰,就必須領悟這一句話來。

劍道如是,拳道也如是。

一個月過去,吳狄漸漸琢磨出了他心中的那套拳法的一點皮毛。拳法,無非是用拳頭,打在別人的身上,給別人造成傷害的一門技巧,不管是出拳的快準狠三點要求還是變化多端的拳招,其出發點都是為了傷人,而要傷人,就必須打到人的身上,讓別人躲無可躲。

想要讓他們不能躲開,就必須降低他們的戒備,那麼,如此才能降低敵人的戒備呢?

吳狄皺眉琢磨,倒還真被他琢磨出了一點門道,在他來到這個大陸十幾年過程中,他經歷了很多事情,對他影響最深的當屬盜聖高仁了。所以,他對於拳法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刺客之道!

刺客,每一次出手的要求都很簡單,那就是必中!所謂一擊不中遠遁千裡,一旦一個刺客失手,那麼他的下場很可能就是死亡,所以沒有完全把握,一位刺客絕對不可能會出手。

如果把刺客之道運用到拳頭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