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章 墮落的真正含義

“所以你是怎麼變回來的?我是指從墮落者變回正常人類。”

哪怕是科技達到了如今複合體這樣的層次,甚至包括那些神經組合網路的研究者在內,整個複合體都不得不承認墮落者是一群完全無法拯救的傢伙。

因為“拯救”不是一個確切的概念。就像過去人們對自我意識的糾結,又或者對於靈魂這一東西的寄託一樣,所有這些概念歸根結底都其實只是基於人們自己的主觀感受,而實際上這種感受是無法被準確地量化的。

對於一個自稱改過自新的罪犯,當他改過自新到了怎樣的地步才能重新獲得社會的認可呢?而真實的情況則是,哪怕那些墮落者將自己的情緒模組完全的公開,複合體也最好不要給他們一絲一毫的信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於複合體來說,這都是血和淚的教訓,尤其是在複合體將木星軌道內的領域收復的這一過程中,幾乎每一件對墮落者的信任都釀成了苦果。

就像愛因斯坦指出光子並不是連續的一樣,情緒模組和人工道德規範並不像過去的計算機那樣是一種單純的以程式形式執行,克萊爾和雲中紫所說的調整引數和降低頻率也不是林升以為的那樣——通用語裡的很多詞語如果用林升冬眠前的語言來敘述,那它們大都晦澀難懂。

尤其是當它們被冠上“程式”、“模組”或者“規範”這樣的字尾,更是容易讓人造成某種誤解。它容易讓人以為它們是按部就班的或者根據事先寫程序序裡的程式碼執行一樣,之前林升對於克萊爾或者雲中紫的誤解就是基於這樣的錯誤認識產生的。

但實際情緒模組的執行方式完全不是這樣,作為能幾乎可以與“神經組合網路”、“高維演演算法”或者“絕對黑體”這一類奇點技術相提並論的技術,它的執行方式完全不是這樣的死板,也不能這樣的死板。

就像複合體的很多人認為“高維演演算法”根本不應該出現一樣。

要知道,對於三維的宇宙時空尺度而言,時間是一個偽命題,或者說它僅僅是一個用於衡量物質運動的單位,只要這個宇宙是以這樣的方式執行,那麼未來就永遠是未來。

你可以透過計算機來模擬未來的可能性,哪怕這種被模擬出來的未來無限貼近於後來發生過的事實,那也只是一種假象,那是基於現有物理規則的合理推論——但“高維演演算法”不同,它直接告訴你未來是什麼樣子的,而且它並不依據當前所處的時空結構,或者說它的優先順序更高。

這點複合體很早就測試過了。那就是哪怕在高維或者低維的時空結構裡,甚至你強行將兩種或者更多不同的執行規律放在一起,這種演算法依舊可以告訴你未來是怎麼樣的——對於這種現象,複合體也只能猜測它依據於某種更加深刻的規律,這同時無疑也給了複合體更大的壓力。

如果擁有這種技術的文明都不得在那所謂的“天災”情況裡逃跑,那顯然這個“天災”的破壞力要比想象得更加強大。

而“情緒模組”或者“人工道德規範”也是如此。在過去,很多小說或者科幻作品都會觸及到一個現實難以觸及的概念——無限。但事實上是,現實裡幾乎所有人拿這個東西一籌莫展,它更像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但當這種哲學上的思辨落實到現實中,那可以說讓無數人都會倒在這個問題上,而當這種關乎情感的無限可能的選擇的可怕問題要落到複合體所有人類上的時候,情緒模組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林升很難分辨得出來哪些人裝載了情緒系統一樣——甚至當他把自己和那些裝載了情緒模組的人進行對比,他都不得不承認這些人比自己更貼近自己想象中的“情感”。

畢竟現實的人類情感很顯然觸及不到“無限”這個問題,但也因此最後情緒模組化沒有被列為奇點技術——它依然在“未來演演算法”的作用範圍裡。

當然,情緒模組化在實際執行的時候要比上面敘述的複雜得多,它更像是基於一套動態複雜演算法後遵從某種抽象邏輯的執行規律,是在人格矩陣模擬和邏輯鏈重寫技術的輔助下對某種抽象理念的再現——畢竟在複合體的一些人看來,哪怕是無限和那些難以分辨的抽象哲學問題也應該得到答案。

“當然,你也可以將這種會佔用大量運算執行緒的情緒模組限制在較低的水平裡,又或者將它僅限於某個目標和理念之中,而且做法毫無疑問會帶來極大的收益——和一些不確定的結果。”

“就好比你變成了墮落者?”

“就好比我變成了墮落者?”墨義重複了一遍林升的問題,“是的,就好比我變成了墮落者。”

“很多人,我是說很多墮落者就是這樣走向墮落的。或者說,就像聖者‘遠’離開時的陳述,只是我們陷入的程度罷了。這種所謂的‘墮落’更像是一種極致的追求,只不過由於潛在的危害性而被複合體所擯棄罷了。”

喜歡冬眠到未來重新做人請大家收藏:()冬眠到未來重新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