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這種技術是我從小就研究過的

江智剛問到:“除了自由泳,還會什麼泳姿?”

杜柯答到:“都會,但符合省大運會參賽水平的話,那估計只能遊自由泳和仰泳了,蛙泳、蝶泳練的一般。”

江智剛玩味的笑道:“你就這麼肯定我會讓你參賽?”

杜柯嘿嘿一笑:“江指導給個機會啦,我一定竭盡全力為本校爭光。”他現在還是得哄著點江智剛,不能再抬槓這位老大了。江智剛可以讓他去參加省大運會,識時務者為俊傑。

對於參賽問題,江智剛不置可否,又問到:“聽說你以前接受過專業的訓練,狀態最好時,最長距離能遊多少?按正式比賽水準估測。”

杜柯:“按比賽標準的話,最長距離可以遊400米。”

江智剛說到:“本次省大運會將於下月初在本市召開,游泳比賽只有自由泳和蛙泳專案,一個人只能參加一個小項。報名了自由泳就不能遊蛙泳,參加了100米就不能遊200米。既然你蛙泳遊的一般,那就報名參加自由泳比賽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杜柯吁了一口氣,對江智剛表達感謝之意:“謝謝江指導,我一定不辱使命!我相信,在江指導英明神武的領導下,我校游泳隊一定能重現輝煌,走上偉大的復興之路。”

江智剛擺擺手,不吃杜柯甜言蜜語這一套,“我校游泳隊壓根就沒輝煌過,談什麼重現?我這人向來只看成績,你有實力就能入選,沒實力就被淘汰,就這麼簡單。這也是所有體育競技比賽的生存法則,簡單而殘酷。”說完他似乎還輕輕嘆了口氣,好像回憶起了什麼往事。

杜柯點點頭:“江指導說的是,優勝劣汰,強者為王,這不僅是體育競技的法則,更是全人類各個領域的法則。”

江智剛:“省大運會的自由泳專案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四個距離的小項,1500米就沒有了,全省也湊不齊8個報名1500米專案的大學生。800米自由泳只在世錦賽上設定這個專案,連奧運會都沒男子800米專案,所以國內比賽一般也是沒有男子800米自由泳專案的。50米、100米、200米、400米自由泳,你想報名參加哪個?”

杜柯想了想說:“我對自己的平均速度和耐力有信心,但爆發力一般。所以我選擇最長距離的400米自由泳報名。”

他這麼選擇是有依據的,八大屬性中,他的速度和耐力最高,同為13,論單項屬性,速度和耐力已到達了半職業水平。但爆發力只有6。

短距離比賽需要爆發力衝刺,中長距離則需要良好的耐力。綜合考慮,杜柯決定參加400米自由泳。

“哦,那就400米吧。這兩天蘇雲會幫你報名的。”江智剛算是答應了,“從現在起,你就是我校男子游泳隊的隊員了。今天是4月10日,離省大運會開幕還有二十幾天,從現在開始,你和他們一起訓練。”說完他指了指池中正在訓練的隊員。

杜柯:“好。”

江智剛又道:“剛才你遊100米,最後衝刺階段用的是八次打腿。這種高頻打腿是你自己突發靈感,還是專門練過?遊200米的時候,為什麼又不見你用八次打腿?”

杜柯解釋到:“我爸曾是游泳運動員,他收藏了不少珍貴的泳壇影像資料。我看過這些資料,上世紀60年代之前的泳壇,很多一流的游泳運動員十分重視打腿,那時的主流打腿節奏都是6次以上,8次打腿很常見,10次的都有。”

“後來經實踐證明,自由泳的前進推動主要靠手臂划水,於是運動員們就開始降低打腿頻率,畢竟快速高頻打腿是很費體能的。我研究後覺得啊,全程肯定是不適合8次打腿的,但短時間內使用8次打腿可以提升速度。所以小時候就自己琢磨著,沒事自己練練8次打腿。8次打腿確實很費體能,我用過一次後得休息個把小時才能用第二次。”

杜柯結合自己運動員家庭的背景,以及自由泳的發展演變歷史,對自己的特技8次打腿進行了說明。總不能說是系統給的吧。

“你特麼真是個天才少年,從小就琢磨這種幾十年前的技術?”江智剛笑罵到,杜柯的解釋雖有些漏洞,但也算能自圓其說,江智剛也沒深究。就如他剛才說的,他只看成績,只看結果不問過程不追究歷史。而且在泳壇確實湧現過不少天才少年,十幾歲拿過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都有。

省大運會的參賽問題解決了,杜柯成為了南港大學男子游泳隊的正式隊員,男子游泳隊終於湊夠了最低報名人數三人。

喜歡體壇多面手請大家收藏:()體壇多面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