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中國隊備戰區休息時,杜柯情不自禁的又開始構想他的大生意。他現在只能自己構想,也沒人可以交流。
這種大專案當然不能跟田徑隊、游泳隊、任何中心、體總領導吐露半個字,杜柯最信任的幾個人,他父母、蘇雲又不在身邊,所以他只能默默的勾勒藍圖。
蘇雲這次沒來葡萄牙,她再過幾個月就大學畢業了,最近她沒去速浪網上班,而是回學校準備畢業論文和答辯,這幾個月學校裡的事情夠她忙碌了,她難以陪著杜柯東征西討。
“錢,人,以及可供學習借鑑的成功經驗。”杜柯在心中羅列出了他的公爵體育會籌建之三大要素,他下意識的看著麥哲倫體育場的主席臺,心說:“葡萄牙體育會有著成熟完善的管理模式和近百年的從業經驗,如果有機會去他們總部參觀學習一番就好了。”
不知不覺一小時過去了,杜柯換上跳鞋,換了雙新襪子、一件新背心,這便移步去田賽場地參加男子跳高資格賽,和他結伴而行的是隊友張國煒。
報名里斯本站男子跳高專案的共有33位來自世界各國的跳高運動員,11點半開始進行資格賽,晚上進行決賽。
本站大獎賽跳高比賽的賽制和世錦賽、奧運會完全一樣。
資格賽設定五個試跳高度:2米17、2米22、2米26、2米29、2米31。
33位男子報名選手將先參加資格賽,從2米17高度開始試跳,跳過2米31高度者晉級決賽。
如果有12位含)以上、14位含)以下的選手跳過2米31,則他們全部晉級決賽,決賽最多可有14位選手參加。
如果跳過2米31高度的選手不足12位,則從跳過2米29高度的選手中補充過杆成功率較高的選手進決賽,以保證有12位選手參加決賽。
若跳過2米29高度的選手數量不足,則從跳過2米26高度的選手中補充成功率較高者進決賽,依此類推。
在跳高比賽中,過杆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說a、b兩位選手都跳過了2米31高度,a選手試跳一次就成功過杆,則a選手在2米31高度上的成功率是100。b選手第一次試跳2米31失敗,第二次試跳成功,他的成功率則為50。
跳過相同高度的a、b兩位選手,100成功率的a選手會擁有奪牌晉級優先權,就是說金牌、獎牌要先給a選手,晉級名額也要優先考慮a選手。
杜柯孜孜不倦追求的一波流,用跳高術語來描述就是“一次過杆成功率”。
不管跳什麼高度,第一次試跳就能成功過杆的選手,會在一場跳高比賽中佔據十分有利的優勢。
11點30分,男子跳高資格賽開始。
33位選手中的32位都是從第一輪高度2米17開始試跳,包括杜柯。
只有一位選手例外,他是來自美國的黑人跳高選手基納德。
23歲的黑人小夥基納德長的還挺帥,容貌酷似nba球星科比,他是倫敦奧運會男子跳高專案的銀牌得主,個人最好成績是2米37。
基納德跟裁判說:“我免跳2米17,從2米22開始試跳。”
裁判:“那你跳唄。”
然後助理裁判開始升杆到2米22,基納德助跑、起跳,一越而過2米22。
奧運會、世錦賽的賽制有“免跳”規則,本次大獎賽沿襲奧運會、世錦賽的賽制。
跳高資格賽中設定五個高度:2米17、2米22、2米26、2米29、2米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