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一恩的思緒有些拋錨,他猛然想到了西門慶和潘金蓮合謀毒死武大郎後王婆的那一段對人性的分析,王婆認為殺死武大的事情想要幹幹淨淨、沒有蹤跡地瞞住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因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但是她卻相信左鄰右舍沒人會去告發西門慶,原因是王婆非常自信,她太瞭解這些街坊鄰居了,她的自信不是來自對壞人能力的相信,而是來自對好人沉默的判斷,簡單的說,只要確信好人在惡人惡行面前會沉默,那就可以無惡不作了。
寺窪村的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寺窪村的人在以往為什麼會對劉秋華一夥忍氣吞聲?
因為他們怕劉秋華一夥的窮兇極惡。
但是此時為什麼又敢群情激昂?
因為有唐經天的武力作保障。
多麼可笑,又多麼可悲,又多麼可憐。
就是昨天晚上那個對馮喆信誓旦旦的劉浩然,他難道真的那麼偉大?那劉浩然這會在哪裡?
說的不好聽點,劉浩然不也是因為覺得自己身處於安全的境地也因為自個切身的利益被劉二春侵害才徹底的對馮喆孤注一擲的?不然他既然能和幾個人去了市裡告狀,為什麼還留一手將最關鍵的證據隱藏了起來?
這就是人,這就是人性。
焦一恩沒有一點的喜悅,他覺得一切都索然無味,他也沒有來看熱鬧的意思,因為他知道唐經天所謂的來寺窪村搞全民大揭發蒐集證據就是一句玩笑。
看看眼前的這些村民,唐經天會、能發動起誰?
今天焦一恩到這裡只是完成一件工作,完成一件由今後能決定自己地位和處境的領導交付的任務。
焦一恩關心的,僅僅就是馮喆在處理寺窪村劉秋華這些人之後有什麼後手了。
……
牛乙嶺在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裡提筆沒有寫下一頁的字,撕了重寫,寫了又撕,他的脊背上出了汗,臉上卻煞白,馮喆彷彿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的存在,也沒有和牛乙嶺說一句話,該幹什麼幹什麼。
十點來鐘的時候,樓下傳來一陣吵鬧聲,馮喆以為是和劉秋華有關的人來鬧事的,但是再一聽卻不像,緊接著有一個年輕的女子在哭,馮喆聽聲音覺得怎麼那麼像李雪琴的聲音,於是他就走到了外面想聽清楚點,大門口的一個協警見到馮喆站在了二樓,就急急的跑到了辦公樓裡,沒一會這個協警帶著兩個人從裡面出來,這兩人一男一女,看上去年紀都有二十來歲,女的捂著臉要離開,男的攔著在說好話哄著,這女子的聲音和李雪琴非常相像,協警在一邊勸說有事慢慢說,不要在鎮政府裡影響別人辦公。
這時焦一恩坐車回來了,他看到了馮喆在樓道上,再瞧了一眼大院裡哭哭啼啼拉拉扯扯的幾個人,正要過去問詢出了什麼事好上去給馮喆彙報的,馮喆的手機響了,開始接起了電話,焦一恩又停頓下來。
大院裡的那個青年男子猛地吼了一聲,馮喆這時接了電話也大聲的問了一句:“什麼?”
焦一恩在大院裡仰頭望著,他從來沒有見過馮喆像今天這樣失態,就不再管這一對小青年到底在鬧什麼,上了樓,馮喆已經掛掉了電話,他見到焦一恩就指了指焦一恩的辦公室,兩人進去,焦一恩說明瞭在寺窪村發生的事情,馮喆說:“等牛乙嶺寫完了後,你將他交給王書記。”
剛才馮喆不願意讓王勇介入牛乙嶺的事情,現在卻改變了注意,是因為剛剛他接的這個電話嗎?
“我去一下市裡。”
焦一恩一聽,問:“李校長?……”
馮喆皺著眉點點頭,就要走出門外的時候說:“有情況及時聯系。”
這時大院裡的吵鬧聲越加大了,馮喆到了一樓看到李雪琴正往這邊來,司法所和民政所門口站著幾個人正在說什麼,李雪琴見到馮喆後眼睛一亮,腳步先慢了一下,然後又快了。
馮喆慢了步子,等李雪琴過來先問:“出去?”
“囡囡有些拉肚子,我回去看看。”
在司法所上班的人基本有私事就可以離開,李雪琴對馮喆根本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那要好好看看,李校長病情加重,我去一下。”
兩人的對話簡單又公式化,都說了自己要辦的事情,李雪琴緊跟著馮喆看著外面說:“那一對,就是在院子的那倆,打算十一舉辦婚禮的,今天來鎮上領結婚證,可是剛剛在民政所電腦裡查出這男的已經結過婚了,還離了婚,而且還和前妻有一個女兒,但是這男的說自己根本就沒結過婚,更不可能和誰有什麼孩子,女的說男的不老實,所以就鬧開了。”
這時兩人已經走到了外面,秋日的暖陽撒播過來,李雪琴看跟前沒人,問:“什麼時候能回來?……算了,你去忙吧。”
馮喆看著李雪琴,輕聲嘆了一口氣,想說什麼卻沒有說出來,和李雪琴告了別先開車走了。
李雪琴上了車,看著那個領結婚證的男子撇開女子又沖回到了辦公樓裡,女子卻不哭了,冷著臉站在那裡不知道在瞪著什麼地方,接著從一樓裡面傳來了吵鬧聲和摔東西的聲音。
李雪琴覺得這個大院變得這麼讓人煩躁,沒有了馮喆什麼都讓人不順眼。
那個要領結婚證的女的也真是,有事說事,有問題解決問題,光是哭有什麼用?
李雪琴也嘆了口氣,心說自己倒是矛盾了,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只有自己的眼淚能教自個做人,後悔才能幫自己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一米都少不了。
別人教一萬句也不頂你自己摔一跤,現在要結婚就開始懷疑你選擇的物件,今後有了磕磕碰碰,你又能怎樣?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背後不說人,看著別人的人生就當做看故事,自己的生活卻一塌糊塗,李雪琴心裡煩躁異常,回到孃家見到女兒忙碌起來才將煩心事暫時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