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1章 人生時好時壞,但我一直在路上(二)

王趁鈴皺眉:“肯定是趙楓林幹的!這人怎麼心眼這樣小?”

王趁鈴將手放在馮喆的手上:“不過,估計也沒什麼吧?上面領導只是讓大家看看,又沒說你的話有問題。”

“事情已經出了,管他是好是壞,大不了,我再提前結業。”

王趁鈴抓緊了馮喆的手說:“我讓我哥想想辦法,沒事,一定會好起來的。”

“謝謝你,走一步說一步吧。”

馮喆這樣說的輕松,但是他心裡一點沒譜,這種思想上、政策上、路線上和輿論上的問題最難把握,搞不好自己就萬劫不複了。

星期一平安無事,到了星期二這天快中午的時候,學校的一位老師在青幹班門口叫馮喆跟著自己走一趟,頓時教室裡的人都齊刷刷的看著馮喆。

這節課是顧南峰的課,馮喆將課本整理了一下緩緩的走到前面對著顧南峰笑了笑才出去,心裡油然升起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感想。

外面的人也不和馮喆說話,兩人一起默默無語的到了副校長的辦公室。

嶺南黨校的副校長是副省級幹部,進去後馮喆看到屋裡坐著三個人,一個是副校長,還有一個四十來歲的女人,長的一般,頭發倒是很光亮,面板也很好,另外一個男子上了年紀,滿頭白發,還有幾根長壽眉,眼睛很亮,精神矍鑠,腳上穿著一雙布鞋,很有氣質,坐在三人中間頗有些不怒自威。

馮喆進去後就問了好,站在那裡不吭聲了。

“坐嘛,來坐下說。”

那位長者伸手直了一下旁邊的沙發讓馮喆坐下,有人過來給馮喆端了茶水,馮喆又起身說了謝謝,再次的坐下。

“你怎麼看待管仲這個人啊?”

馮喆沒想到談話就這樣開始了,也沒想到這位老人一開口不是問那天自己所說的話,反而問起了管仲。

“管仲這個人很矛盾,也很複雜,簡單的說,是不拘小節、實用主義。”

“簡單的說?能說的詳細點嗎?”

“管仲處於春秋時代,平民出身,富貴前經常的吃不飽飯,這人愛錢、怕死,但有才能。”

屋裡的其他兩個人都看看中間坐的那個白頭發的老人,老人笑說:“你這個總結,很有意思嘛,愛錢、怕死?為什麼這樣說?”

“愛錢,管仲在沒有做官以前和朋友鮑叔牙做買賣,結果總是偷偷的將掙的錢往自己兜裡揣,他的朋友鮑叔牙其實知道管仲的毛病,但是覺得管仲的才能不能在生意上體現,就向齊桓公舉薦了管仲,管仲終於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就是所謂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至於怕死,管仲每次服兵役的時候總是說自己家有老母,萎縮不前,實在是躲不過去了到了戰場上總是往隊伍的最後溜,還裝死、裝殘廢騙取撫恤。”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還當了相?果然是矛盾。”

馮喆心裡一動,說:“其實管仲是第一個將周禮中的禮義廉恥極力的推崇起來的,謂之‘國之四維’,就是維系國家的四大繩索,管仲的思想對孔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孔子非常的敬仰管仲,稱贊管仲‘仁’,後世的諸葛亮也很尊崇管仲,常將自己自比為管仲樂毅,再有,曹操的挾天子令諸侯其實就是跟管仲學習的,管仲在春秋那會就打著‘尊王’,也就是維護周王周禮的旗號號令其他諸侯國,還有,管仲是第一個打破了‘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傳統的人,他強調‘萬物待禮而後定’,也打破了‘親親’的宗法原則,任人唯賢,他對選用基層的官吏制定了‘三選’的制度,就是第一年試用評定,第二年考察任命,再經過一個階段的考察之後,再委以重任。”

“管仲自己從平民到貴族,布衣為相,本身就是打破任人唯親的典型。”

“哦,果然有些見地嘛,那你覺得,前蘇聯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來了!

這個問題能隨隨便便的談論嗎?再說這個話題——不,是命題,恐怕只有理論研究室的那些人才能講述的清楚或者能放開了的去研討和考究吧?

問自己?

馮喆表面平靜,但是脊背上滲出了汗,他知道這場談話不會輕松的,能讓副校長這種級別的人在一邊端坐不語的老人,身份會是什麼?

自己從進到這個屋裡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可能影響並決定了今後人生的道路和命運的走向。

人生啊,緊要的時候往往就是幾步路,可是在決定這幾步路的走向的時候,思想的火花也就是那麼一瞬間的閃爍!